12月31日,是中國啟動新冠「乙類乙管」的倒數8天,屆時,入境旅客執行目前的「5+3」「2+3」等一律取消,只須提供48小時行前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需要隔離。
新加坡衛生部: 謹慎對待提高航空運力 若有必要將收緊入境政策
12月30日,新加坡衛生部說,正在密切關注全球疫情,若有必要,將收緊入境政策。
同時,隨著新中兩國之間航空旅行逐步恢復,新加坡衛生部將以整體公共健康為考量,謹慎對待提高航空運力一事。

據「新加坡眼」從航空業界人士得知,新中兩國之間原本計劃航班大面積恢復,目前已暫停,不過現有航班班次照常,不受影響。
對中國疫情的兩個關注點
新加坡衛生部指出,由於國際旅行已恢復,加上北半球迎來冬天,全球許多國家出現冠病病例增多的現象,包括中國大陸。
衛生部對中國疫情的關注主要有兩點關鍵:
一、有無出現更危險的新毒株
衛生部說,從中國大陸各地衛生部門的測序分析來看,目前在中國流行的病毒株都是已知毒株,並沒有出現比目前流行株毒性更大、傳播力更強的新毒株。
另一方面,新加坡對本土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也做測序,密切關注有無新毒株出現。
二、入境旅客會否形成醫療資源壓力
目前,每天有700至1000名旅客從中國入境新加坡,占航空旅客量的1%至1.5%。大多是新加坡本地居民和長期證持有人,從這些旅客當中,平均每周出現40至80個確診病患,所有都為輕症,只有一人出現重症,是一名從中國旅行歸來的新加坡人。

目前,新加坡並未完全放開入境政策。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旅客仍須提供行前48小時的檢測陰性證明。
同時,未完成疫苗全程接種的短期旅客,必須購有至少3萬新幣的醫療保險。
所有航空和航海旅客在入境時必須提交健康聲明。
此階段防疫關鍵是人口免疫力
新加坡衛生部指出,儘管有些人對中國疫情感到擔憂,而且一些國家也要求從中國出發的旅客進行檢測,但是,即便在奧密克戎XBB波,新加坡疫情總體維持穩定;防疫進入此階段之後,最關鍵的因素是新加坡人口的免疫力。
衛生部說,「病毒繼續在社區傳播,我們無法完全阻斷,但是,我們可以努力把住院病患和重症病患人數降低。」
另一方面,新加坡人口疫苗覆蓋率很高,同時還有嬰幼兒和新款二價疫苗,可以進一步提高疫苗保護。
由於醫療資源充裕,人口免疫保護高,衛生部說,新加坡每經一波疫情洗禮,就增強一分韌性。
綜合分析新加坡衛生部文告內容,「新加坡眼」的解讀是:「既然新加坡人口有足夠的免疫力,而且國際上沒有出現危險的新毒株,因此,現階段不必收緊入境措施,但也不著急進一步增加航班,先觀察一段時間再說。」
這種謹慎務實的做法,符合新加坡政府的一貫風格。
新加坡很早就對中國大陸單方面開放邊境。從2020年11月6日開始,中國大陸旅客只要入境檢測結果陰性,就不必隔離。當時,來自港澳台地區和馬來西亞旅客必須居家隔離7天,來自日本、韓國、泰國等旅客必須居家隔離14天,來自英美法義大利、印度等國的旅客則必須在指定地點隔離14天,不能居家隔離。
曾光:第一波乾柴快燒盡了 第二波就很低了
12月29日,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前首席科學家曾光指出,這波奧密克戎疫情傳播速度超過想像。他估算北京市感染人數可能已超過80%,甚至還有可能更高。
他說,根據經驗,第一波感染人數一般不超過30%,然後再來第二波、第三波,以後兩波都不會比第一波更強。「但是我們沒預到這次第一波就來勢洶洶,甚至很快超過50%,60%、70%,甚至80%的感染率。」
曾光指出,本波疫情風暴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其中包括BF.7毒株的因素,它是迄今以來是傳播率最強的毒株,另一個是冬天的氣候因素,呼吸道比較乾燥,而且在室內聚集性比較多,最容易造成呼吸道疾病的傳播。
他說,由於第一波來的風暴比較大,就預示著第二波就很低了,因為乾柴快燒盡了。
他認為,「在疫情感染率已經達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地方,感染過兩周以後,至少就不會像現在都要戴N95口罩了。但是到醫院、商場等人員密集的地方去,在飛機、火車上,還是要戴口罩、勤洗手。」
張文宏:許多大城市春節將達到80%
12月30日,中國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張文宏在專家視訊講座上指出,中國本波疫情感染率已經非常高,「許多大城市感染率已超過50%,到春節的時候都已經到60%、70%、80%了」。
他對春節將湧現的返鄉潮表達擔憂。他說,由於許多農村與小城市還沒出現大面積的感染,如果家庭成員都沒感染過,當地還沒出現大疫情,但是,由於春節人員聚集活動,肯定會增加感染病毒的風險。
他呼籲選在春節返鄉的民眾,能夠減少聚集,特別是老家有年終聚餐習慣的,應該要大幅減少;「如果能減少100人以上的聚集,對於疫情迅速蔓延可以起到很大的抑制作用。」
張文宏說,目前疫情正在或已經從全球大爆發向地方性流行轉變,中國現在放寬疫情防控符合全球疫情大趨勢。
他指出,從比例上來看,重症患者占比較小,但,由於人口基數高,依然造成醫療高峰,所以接下來醫務人員可能面臨較大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