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纪实 新加坡精英为边缘女性发声:她们合法工作,不需要被拯救

2021年10月04日   •   8379次阅读

(一)

Vanessa何思慧,

今年30岁,

拥有硕士学历的她,

六年前从英国伦敦大学毕业,

回到新加坡找工作时,

她没有去寻找那些体面高薪的工作,

而是跟随自己的心,

在x-project找到了一份工作,

现在是x-project的总监。

别看总监这个名头很大,

其实它只是一个、

也是新加坡唯一一个,

为边缘女性提供援助的民间慈善组织,

从创立到现在长达30年。

众所周知,

在新加坡有合法的红灯区芽笼,

只要是在红灯区内,

且女性年龄满18岁,

男性就可以放心地寻欢作乐。

食色性也,

芽笼,

一个美食与美色的交汇的温柔乡;

一个红灯区与宗教团体比邻而居、

原始天性与圣洁灵魂碰撞的魔幻地。

在芽笼从事特殊工作的女性,

都是来自周边贫穷地区和国家,

她们需要申请相应的工作准证,

定期体检,

规范纳税。

虽然是合法的,

但主流社会必然不会认同这种职业,

她们就成了人们口中肮脏的女人。

由于工作性质特殊,

这群女人难免会受到一些客人的欺辱,

比如财务被打劫、被打,

或者被某些特殊爱好的客人,

强迫做一些违背自己心愿的事。

一般上,

大众会认为这些麻烦事是她们自找的,

不值得同情,

她们面对的困难是她们自己的错。

但思慧和她的伙伴们不这样认为,

她们认为没有人应该受到欺凌,

每个人都应该被善待被尊重,

这群女性也一样,

她们要做这群“边缘人”的“边援人”。

(二)

思慧的工作,

通常是在晚上9,10点才开始。

在光彩的街道后面,

寻找那群躲闪的背影。

红灯区内的街道,

除了男人,

几乎没有女人光顾,

所以刚开始思惠她们的到来,

那里的女人并不信任她,

怕她是便衣警察或者记者,

怕被骚扰,

怕被抓。

思慧没有车,

只能背着重重的背包,

搭巴士或者地铁,

穿行在红灯区的各个街道,

派发免费的套和油,

询问她们的工作情况,

并尽力帮助她们。

思慧说,

不是帮助她们不被抓,

而是不被客人打,不被欺负,

如果受伤,

会带她们去看医生,

去报案,

这些是她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慢慢熟悉、

有了信任之后,

她们还会主动去x-project的办公室,

向思慧她们寻求援助。

思慧的办公室,

成了她们歇脚、聊天、

求助、沟通、协调的地方,

思惠积极主办各种交流活动,

她请来教练,

为她们提供免费的瑜伽课程。

还找来律师慧玲,

作为法律顾问,

为她们提供无偿的法律咨询服务,

有需要的话,

还会代表她们写律师信或上庭。

(三)

主流社会对这群边缘女性的排斥,

也波及到思惠,

对于思慧从事的工作,

旁人非议,

父母反对,

有时组织完全收不到任何捐款,

多少次她想放弃,

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思慧始终认为,

她们也是人,

身体流着一样是血,

她们在夹缝里生活,

需要有人传递温暖,

需要有人去点燃希望。

正如x-project的创办人黄玉玲说,

每个人都注重她们是X工作者,

没有人去想过,

她也是一个妈妈,

一个姐姐,

或者一个朋友。

可能每个人的故事不同,

但她们都是为了钱,

赚钱养家养自己。

在大学做研究助理的蔡慧莹,

也是x-project的义工,

她说主流社会戴着有色眼镜,

对这份工作有负面看法。

其实她们也是正常人,

We are humans,

we are all the same,

大家都是一样的。

(四)

有人很好奇,

既然要帮助她们,

为什么不帮助她们转行?

所谓“送佛送到西”。

思惠说,

大家的生活是不一样的,

经历也不一样,

她们可能没有机会读书,

没有机会接触到世界上不同的事物,

她们很多东西,

我们都不了解。

You cannot walk

in other people's shoes,

未经他人苦,

莫对他人指手画脚。

创办人玉玲苦口婆心说过:

不要有救世主的心态,

不要认为自己高人一等,

不要认为她们的工作是低等的。

我们工作的目的,

不是要救她们,

她们不需要被救,

只需要被温暖,

因为都是为了生存。

但是如果她们自己主动要转行,

思慧就会帮助她们,

帮助她们做好简历,

帮助她们应付面试。

单亲妈妈露西,

过去10年,

因为工作被谴责,

后来接触到思惠,

参与了义工工作,

人生轨迹有了很大改变,

如今还去瑞士参加国际论坛活动,

她哽咽地说:

奇迹会出现的。

(五)

新加坡最大的华语电视频道第八频道,

制作了这部纪录片,

观众的留言非常理性,

也非常温暖。

一如x-project创办的宗旨: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

被尊重的生活,

被爱的生活,

开心的生活,

没有歧视的生活,

她也是一个人。

六年来,

思慧最大的体悟是:

大家都是人,

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问题,

每一个人各有不同的悲哀,

所以,

我们需要互相帮助,

互相鼓励,

互相温暖。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