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环境七大亮点:未来50年让新加坡人住得更舒适

2022年06月09日   •   6327次阅读

(市区重建局)

作者 侯佩瑜

加坡未来50年的居住环境将会是什么样子?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经过长达一年时间向1万5000名公众寻求意见后,举办我国未来50年的长期规划检讨展览,给国人呈现我国未来的居住、工作环境、休闲娱乐好去处和出行等,将会是怎样一个景象,让大家期待感十足。

市建局指出,这些土地计划都是根据我国面对的未来趋势和挑战,以及新加坡人的期许和想法制定的。

以下是长期土地计划中的七大亮点:

1、更具包容性的市镇,组屋和私宅建在同区

市建局表示,为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市镇,政府将计划在更多的市镇和住宅区,同时建有组屋和私宅。

例如,在东海岸公园附近的碧湾(Bayshore)住宅区,将会同时建有组屋和私宅,配备完善的设施和休闲等。

而在四美,樟宜路上段地铁站附近的地区也会兴建更多组屋和设施,与现有的私宅区相结合。

据市建局的规划,滨海东、滨海南、实里达下段以及位于义顺的真查鲁(Chencharu)等地区将会建造新住宅区。

现有市镇的一些地区如三巴旺北、兀兰北和盛港西也会打造新住宅区。

(市区重建局)

2、未来组屋内部格局或能客制化

国家发展部长李智陞昨天受访时说:

“冠病疫情期间,许多人发现住家既是他们的工作场所,同时也是教室,是托儿所。”

虽然我国如今已进入后疫情时代,但疫中学习到的许多经验和教训都很有价值,比如要确保住屋具韧性。

为应对人口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不可预见的需求,如疫后转向混合工作模式的趋势,当局正在研究,让组屋在设计和内部格局方面,变得更灵活、能够客制化。

譬如,一些人更重视有更大空间可充作办公室;另一些人则倾向于开放式空间,希望厨房、餐厅和客厅之间少一些墙壁。

国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组屋格局的需求也可能会不同。年轻夫妻可能想要更宽敞的客厅,以便与朋友聚会,但育有年幼孩子的家庭可能更喜欢较大的儿童卧室等。

更宽敞的客厅。(市区重建局)

较大的儿童卧室。(市区重建局)

3、市中心和工业区将有更多非商业和非工业用途

为了节省用地,我国的工业区今后将尽可能采用“纵向分区”(vertical zoning)。同座建筑里,低楼层可能用于进行无污染工业活动,中间楼层是上班族共享的办公空间,高楼层则作为住房用途。

哥南亚逸(Kolam Ayer)和义顺工业区将被重新发展,注入非工业用途,如共享的办公空间,为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更多的灵活性。

这些年来,政府推行了白色地段和企业发展区等概念,确保土地规划方案与时俱进。企业发展区允许主要发展商根据不同的需求,灵活调整土地用途,让工业空间与商店和办公楼等更紧密结合。

其他有潜力的商业白色区域包括纬壹科技城、巴西班让发电站、大成、裕廊湖区和樟宜商业园区,这些区域的产业主要是生物医药、科技和电子业等。

灵活工作安排也将让办公空间需求减少。当局考虑将一些商业用地的租期缩短至15至30年,以便让我国在更短的周期内更新其土地使用,并支持企业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趋势。

另外,市建局也在研究如何运用科技改善工业工序,以及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那么云厨房或物流配送中心等行业能够变得更清洁,能设立在离住宅区更近的地方,这将能减少通勤时间,也更方便居民使用这些服务。

政府也探讨打造更多地下库房,可用来储存货物或材料,甚至容纳自动化工业设施。地下库房可通过地下物流系统连接起来,有效地运输货物,减少路面交通。

4、五条各具特色的“保留情感廊道”

市区重建局划定五条各具特色的“保留情感廊道”(Identity Corridor),沿着为人熟知的路线或历史悠久的主干道划定,将沿途独特的景观、丰富历史或别样体验的地方串联起来。 

“保留情感廊道”,这个名字是不是特别深情?

它们是:

环绕市中心的内环路线

向东西南北延伸的东部历史路线

铁道走廊路线

南部山脊及海岸路线

汤申—加冷路线

一个值得期待的项目是芽笼士乃文化区。

政府计划在如切大厦前增建一个广场、标志性拱门及脚踏车道,让芽笼士乃巴刹周围地区焕发活力。

当局也将研究如何改进芽笼路和樟宜路的人行道和脚踏车道,鼓励更多人步行和骑车,探索沿途的邻里。

5、重新规划“长岛”计划

图为我国东南部海岸线。(联合早报)

“长岛”(Long Island)计划在1991年概念总蓝图(Concept Plan,长期规划的前身)中首次提出,当时的计划是将它发展为另一个靠海的住宅区,结合沿海公园和休闲空间。

如今,政府考虑结合这项未来填海工程和海岸保护措施,可能方案包括在“长岛”建造一个新蓄水池,提高我国防洪和水供韧性。

蓄水池旁也可打造河漫滩(floodplain),像碧山—宏茂桥公园那样,在遇上暴雨时降低淹水风险。

6、四条新的生态绿道和三座新的公园

即将发展成商业和住宅混合用途的美通弄,也将在卡迪生态绿道内开发。(海峡时报)

国家公园局根据对全岛生态概况剖析的结果,找出四条新的生态绿道,它们分别位于卡迪(Khatib)、克兰芝、林厝港和实里达

卡迪生态绿道将率先建成将率先建成,生态概况剖析发现,卡迪一带的中央集水区自然保护区和卡迪蒙苏自然公园是孕育本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栖息地,两者之间的实里达下段蓄水池提供了衔接这两大栖息地的生态绿道。

 

新的卡迪自然绿道由生态绿道内的公园、公园连道和步道等组成,涵盖春叶(Springleaf)、太戈尔(Tagore)、美通弄(Miltonia Close)以及沿着实里达下段蓄水池的林地,也包括现有的春叶自然公园。

为方便野生动物穿行,公园局将在卡迪自然绿道开辟多三座公园,它们分别是义顺自然公园、美通弄自然公园、实里达下段蓄水池公园

其中,义顺自然公园涵盖稀有的淡水沼泽森林栖息地,占地10至15公顷,预计与春叶区内日后的混合用途发展项目同时建成。

占地6.4公顷的美通弄自然公园则会保留一条自然溪流以及河岸栖息地等,同时有助保育重要的海岸动植物,预计配合日后的组屋项目建成。

实里达下段蓄水池公园也将扩建16.5公顷的面积,那一带的胡姬乡村俱乐部在2030年后归还给政府时,当局会再探讨修复滨水区的栖息地。

加上未建成的卡迪蒙苏自然公园和坎贝拉公园,卡迪及周边地区将增设逾90公顷绿地。总体上,卡迪自然绿道将覆蓋150公顷的公园和80公里的步道,居民可轻易通往各处绿地。

7、在巴耶利峇空军基地打造新镇

2012年的全国跑道骑脚踏车与滑轮赛在巴耶利峇空军基地的跑道上进行。(海峡时报)

巴耶利峇空军基地将在2030年搬迁至樟宜东,腾出约800公顷土地,是大巴窑市镇的五倍,重新发展为新镇,从零开始设计工作场所和市镇,以便更好地迎合远程办公和未来工业需求。

建议包括开发一个将巴耶利峇空军基地作为前国际机场的历史遗产区,将其中现有的基础设施,如航站楼、控制塔、机库、跑道等其他历史建筑进行保留和适应性再利用。

例如机库有很高的天花板,且几乎没有柱子,因此可非常灵活地进行各类活动,如转换为共享办公空间、活动场地,或是让起步公司入驻。

另外,也有建议邻里只允许使用无人驾驶车辆和活跃通勤工具,打造以人为本的通勤网络。

我国每隔10年检讨长期土地规划,市建局会不断完善规划原则与策略,确保与时俱进。

这是蚁粉向往的未来吗?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8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