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下一任总理黄循财 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人?

黄循财。(图:CNA)
在曾跟他共事的公务员、基层领袖和老师的眼里,即将在今天(15日)宣誓出任我国第四任总理的黄循财是个关注政策细节、思维清晰、胸怀大局的领袖,是个有着高标准但也善于培养下属的上司。
他们形容,他为人内向,但平易近人,面对公众也日渐自在,多年来一直都很脚踏实地,以民为先。
在公共服务担任过许多高级职务的李国发十多年前在财政部任职时,黄循财是他的上司。他还记得,黄循财回营受训时仍会回复电邮,有时甚至穿着军服回到办公室,令他印象深刻。
目前担任国际非营利组织钱德勒治理研究院院长的他接受新传媒英文新闻网CNA访问时说:“他可能是最早进办公室,最后离开的人。”
李国发记得,黄循财当时在财政部的公务已经相当繁忙,但他却主动考取了特许金融分析师专业资格。
“他已经可以胜任他的工作,但他就想要那个职业技术证书,在一些非常技术性的金融工作方面可以亲力亲为。”
十多年前也曾是黄循财下属的王建安提到,他们的单位当时需要请一些经济学教授来建立经济计量模型。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当时年仅30岁左右的黄循财跟教授们进行讨论和对话时,双方不相上下。
现任建屋发展局局长的陈明锐于2014年至2018年之间在国家发展部担任副秘书期间,也曾跟从2015年担任国家发展部长至2020年的黄循财共事。
在他印象中,黄循财非常清楚政策的考量和细节,因此跟他共事“挺容易的”。“尤其是在公共住房方面,这涉及了财政问题,我国不同阶层的人的住屋需求和愿望也可能大不相同。”
顾全大局 思维清晰
黄循财关注细节的同时,也不忘顾全大局,在战略层面上也是思维清晰。
曾在教育部担任教育总司长的王斯芸透露,本地学校在冠病疫情高峰期过去之后推出结合居家学习和在校学习的混合学习模式,引起热议。
支持和反对混合学习模式的理由都很充分,而这个模式对学生、教师、学校,甚至家长所造成的影响,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王斯芸说,黄循财当时一直在思考,权衡不同问题和利与弊,然后做出政治决定。“他心里很清楚,如果对学生有利,我们就应该这么做。”
标准高但也善于栽培人
曾担任国家发展部住房司副司长林思荫说,黄循财不会把意见照单全收,而是会设法了解背后的理由和情绪,鼓励大家进行健康的讨论。
陈明锐也同意这样的说法。他形容,黄循财身为一位非常资深的领导,他却没有架子,不怎么令人紧张害怕。“但是,跟他进行讨论时,确实要做好准备。”
他指出,黄循财在发现任何错误时,也都会花时间向他手下解释什么地方出了问题,以及如何做得更好。
“他一直都很愿意指导他人,从大约20年前就是如此。”
黄循财所负责的马西岭-油池集选区林邦区的基层领袖普雷玛·苏雷什(Prema Suresh)也说:“如果有人犯了错,他会允许我们从中学习、从中改进。他不会给我们任何不愉快的脸色。”
愿意接受批评
曾跟黄循财共事的人们也形容,他的领导风格属于开放式协商,而不是自上而下。
建屋发展局处长(租赁)林思荫说,黄循财会清楚解释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坦率地分享他在棘手问题上的挣扎,总是愿意听取他人的意见和想法。
陈明锐也赞同,他说,黄循财在做出决定或提供指导之前,都会积极征询他人的看法,无论他人的资历高低。
内向但平易近人
许多早期与黄循财共事的人也说,他整体上是个害羞且内向的人,但他面对公众已经越来越自在。
这么多年来都没有改变的是,他一直都没有架子。
李国发记得,黄循财在财政部工作期间,都会记住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的名字,并与他们聊天。
“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和阿姨们都很喜欢他。他在各个层面上都有良好的关系。“
黄循财在维多利亚初级学院的班主任兼数学老师卓丽霞也记得,学生时期的黄循财也跟不同背景的同学们相处得很好。
目前是淡滨尼美廉初级学院副院长的卓丽霞形容,黄循财为人温暖、谦虚、真诚,学业成绩优异,经常都会提问以及贡献不错的想法。
她还记得,黄循财当年曾向她征求关于奖学金的建议。“我们谈到了履行奖学金的义务。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在思考如何为社区做出贡献和服务。我当时就知道,这是一个心存善念、有前途的年轻人。 ”
在基层与他共事的人则提到,尽管职务繁忙,黄循财仍会为居民空出时间。
曾在财政部与黄循财共事的王建安说,作为经济学家,黄循财大可从事金融业赚大钱,但他却选择了公共服务。
“他选择服务社会,是因为他想利用自己的技能来制定政策,为广大的新加坡人谋求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