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讯)六旬摊贩从小失聪,40年来靠顾客“指指点点”来点餐,坚守父亲的老招牌“老吴菜头粿”。
65岁的吴令和,是锡安路河畔熟食中心的“老吴菜头粿”摊主,也是一名失聪人士。

从小就失聪的吴令和,佩戴助听器后能听到一半声音。
吴令和通过儿子的协助接受新加坡《新明日报》访问,他绘述,不记得是天生就失聪,还是小时候生病所致,但在佩戴助听器的情况下,还能够听到一半的声音。
他忆述,当年读完六年的失聪小学后,便到工厂学技当焊工,有空时会和姐姐与弟弟一起到父亲的菜头粿摊位帮忙。
“父亲最爱我炒的菜头粿。”

吴令和26岁时接手父亲的“老吴菜头粿”摊位。
父母相继在1980年代过世后,他们三姐弟一起接手经营生意,但后来弟弟也离世,姐姐有了家庭,当时26岁的吴令和只好一人继承父亲经营了30多年的“老吴菜头粿”摊位。
接手摊位后,这一炒就炒了40年,摊位也从原来的珍珠坊熟食中心,在1993年搬到现今的地点。
吴令和虽然失聪,但懂唇语,顾客来点餐时,他还能够应付。不过疫情期间,人人戴上口罩,他便无法靠唇语读懂食客的餐点。

吴令和在摊位桌上放上菜单,让顾客指出要点的餐食。
无奈下,他只好在摊位贴上“菜单”,上面写着“吃、外卖”、“辣”,还有不同价位的菜头粿,顾客只要指一指菜单,他就能知道顾客所要的餐点。
环境局人员也特地在他的档口前贴上告示,告知食客吴令和是失聪人士,吁请他们谅解。
养大孩子是动力
吴令和每天早上11时左右准备开摊,一直炒到晚上9时才收摊,一天下来可卖上500至700盘的菜头粿。

吴令和的4个子女。 (受访者提供)
他说,把孩子养大是他最大的动力,所以能够坚持炒菜头粿这么多年。他就是这样靠着父亲留下来的老招牌,加上每日辛勤工作,拉拔4个子女长大成人,如今子女也都有各自的事业。
儿子则说,父亲如今还身体硬朗,暂时没有退休的打算。
旅客慕名品尝 感骄傲
许多旅客慕名而来,就为了尝一口吴令和的菜头粿,让他感到骄傲。
吴令和说,看到顾客把盘上所有的菜头粿都吃完,那是让他最高兴的事情。
“能靠着卖菜头粿将子女们带大,我感到很骄傲。我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