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不断上升,东南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高温挑战。新加坡国立大学(NUS)杨潞龄医学院耐热和性能中心成为东南亚区域应对高温健康危机的关键枢纽,积极推动研究与合作,为社区构建更高的耐热能力。本文将为您解读最新动态与核心研究领域。
全球首个东南亚耐热
健康论坛在新加坡召开
2025年1月7日至10日,首届全球高温健康信息网络Global Heat Health Information Network(GHHIN)东南亚高温健康论坛在新加坡召开。

新加坡管理大学城市气候学教授 Winston Chow
来源:The Straitstimes
来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气象组织和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专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医疗专业人士和气象科学家首次聚集一堂,共同探讨如何应对高温带来的健康危机。
杨潞龄医学院耐热和性能中心李杰森副教授表示:“高温是一种无声的杀手,每一次热死亡都可以预防。必须从源头采取措施,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解决方案。”

Jason Lee 副教授在全球高温健康信息网络东南亚高温健康论坛上概述了该中心的优先事项
来源:The Straitstimes
NUS耐热研究中心的使命与目标
2023年12月,NUS的耐热和性能中心被指定为东南亚区域枢纽,这是全球首批区域中心之一,主要致力于以下目标:
高温影响研究:重点关注工作场所、室内热环境、城市热岛效应,以及气温上升对儿童健康和生育能力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解决方案开发:研究降温中心的设计、预警系统的建立以及耐热建筑的开发。
政策支持:帮助政府和社区制定有效的应对策略,为高温高湿环境下的弱势群体提供支持。
高温危机的多层次挑战
1. 高温健康风险加剧
易感人群:老年人、幼儿和长期暴露在高温下的户外工作者。
生理压力:湿度高导致汗液蒸发受阻,加剧中暑和热衰竭风险。
2. 快速城市化的双重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温度远高于农村地区,尤其在非正式住房区缺乏降温设施。
非正规住房中的低收入家庭常无法使用空调,加剧了健康风险。
3. 社区耐热能力薄弱
对高温的适应性不足导致应对措施滞后。
现有公共设施难以满足急剧增长的耐热需求。
解决方案与未来方向
1. 建立社区降温中心
降温中心可为高温期提供安全的庇护场所,配备空调、饮用水和水雾设备,特别是为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
2. 推动耐热建筑设计
优化城市布局,增加风流通道,提升通风效果;在建筑中融入降温功能,提高抗热能力。
3. 加强公共宣传与社区支持
通过社区网络关注弱势群体,如老年人和行动不便者;组织教育活动提高高温健康意识。
4. 政策制定者的关键角色
制定适合各类工种的高温工作安全措施,关注工人生产力和安全;推动研究成果落地,优化应对机制。
东南亚地区的高温展望
与NUS的未来贡献
NUS耐热和性能中心将继续推动跨学科合作,研究如何有效解决高温问题,不仅提升社区的耐热能力,还将解决与高温相关的更深层次问题,如营养不良、健康资源不平等等。
NUS学生作为未来的领导者,可以通过参与相关研究、政策制定和社区服务,助力应对东南亚乃至全球的高温危机。
正如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许宝琨(Koh Poh Koon)所言:“应对高温健康挑战是我们的集体责任。”

新加坡可持续发展与环境部许宝琨
来源:8world
结语
面对气温上升带来的多重挑战,NUS以其强大的科研实力与社会责任感走在前沿。
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关注气候变化与高温健康的议题,一同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