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采取坚决措施应对不断上升的电话诈骗问题,引入了一项全新的法案,旨在严格限制电话卡的滥用。本文将详细介绍这项新法案的关键点和预期影响。
1. 新法案简介
新加坡政府计划推出一项新法案,旨在遏制不法分子滥用本地电话卡(包括实体卡和eSIM)进行诈骗活动。该法案将对个人随意将个人资料提供给他人用于注册电话卡、售卖或转让注册在自己或他人名下的电话卡,或无正当理由持有他人的电话卡的行为,设立严厉的刑事处罚。

来源:联合早报
2. 法案制定背景
面对去年诈骗案件同比增长46.8%,造成的总损失达到约6.52亿新加坡元的严峻形势,政府决定采取行动。诈骗分子越来越倾向于使用本地电话卡进行欺诈和非法放贷,导致被滥用的本地电话号码从2021年的5867个增加至2023年的23519个,损失金额翻了近两倍。

来源:联合早报
3. 制裁措施
对个人
根据新法案,任何个人如果违反了关于电话卡使用的规定,例如随意把个人资料交给他人用于注册电话卡,售卖或转让在自己或他人名下注册的电话卡,或在没有合理理由的情况下接收、供应或持有他人的电话卡,都将面临重罚。
具体来说,罚款可达最高1万元,或最长三年的监禁,甚至两者兼施。这一规定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于打击电话卡滥用行为的严肃态度,通过设定重罚以达到震慑效果。
对零售商及其高管和职员
更进一步,新法案对那些协助注册电话卡的零售商采取了更为严格的态度。如果零售商在帮助客户注册电话卡时采用了欺诈手段,比如使用虚假信息或未经授权的资料,不仅企业本身可能面临法律责任,其相关高管和职员也可能因为参与或默许这种欺诈行为而被判处监禁。
这表明法律不仅要追究公司的责任,也将个人行为纳入惩罚范畴,从而形成对企业内部管理和员工行为的全面约束。
4. 强化执法权力
该法案将赋予警方更多的权力,以对三种违法行为——不负责任的电话卡注册行为、无正当理由接收、供应和持有他人或未注册的电话卡、以及零售商以欺诈手段协助注册电话卡——采取更严厉的行动。
5. 合法与非法的区别
新法案明确指出,只要是为了获得回报而交出电话卡或个人资料,或未采取合理行动核实接收方的信息或目的,都将被视为违法行为。然而,为子女注册电话卡的父母等合法转交电话卡的情况不会构成罪行。
6. 法案的预期效果与进程
新法案不仅针对个人,也适用于公司和非法人组织。该法案预计将于今年第二季在国会进行二读并辩论,期望通过此法案强化对电话卡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从而保护市民免受诈骗侵害。
此外,法案还拟议修订公共秩序和滋扰相关法律,为防诈和网络犯罪演习发送钓鱼信息提供免责条款,进一步加强国家对于诈骗活动的防控能力。
参考资料:
1. 政府拟新法遏制本地电话卡滥用行为 打击诈骗等罪案, 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