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作为一个低海拔岛国,致力于推动绿色政策和方案以应对气候变迁带来的挑战。其推出的“2030新加坡绿色发展蓝图”为新加坡的可持续发展和净零排放拟定了国家路线图。
新加坡企业发展局鼓励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做出努力,并为国际合作伙伴和企业提供合适的商业基地,协助和推动企业绿色创新和规模扩张。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推出净零金融行动计划(Finance for Net Zero Action Plan),制定策略以促进融资来催化新加坡和其他亚洲区域净零碳排放的转型。

绿色融资有助企业把握机遇
新加坡金管局也成立了绿色金融业工作小组,加大力度提升企业获得绿色融资的机会。金管局提供各项津贴,补助企业在申请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及贷款时所面临的额外成本。除企业可持续发展计划外,企发局还在去年10月推出了企业融资计划——绿色贷款,协助中小企业采纳绿色融资,研发新的节能减排科技与解决方案。
根据企业融资计划,众多新加坡银行如星展银行、大华银行、华侨银行、汇丰银行和联昌国际,通过分担70%的贷款风险,为从事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基础设施和清洁运输等领域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中小企业利用绿色融资有助于推动自身创新发展,同时有助于企业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金管局将额外拨出1500万新币资金来增强和扩大现有可持续债券及贷款补助计划的范围,以支持转型债券和贷款,并将补助计划再延长5年至2028年底。净零金融行动计划扩大金管局2019年推出的绿色金融行动计划的范围,纳入转型金融(Transition finance),即推进发电、建筑和交通等领域逐步脱碳的投资、贷款、保险和相关服务。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表示脱碳成本高昂,巨大的资金缺口无法依靠公共财政弥补,金融领域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绿色活动和转型活动需要更多资金来扶持,包括为制造业、能源工业、交通运输业的脱碳提供融资。

新加坡中小企业应抢抓绿色经济机遇
中小企业在加快绿色转型进程的同时,不应只着眼于绿色方案在短期内带来的成本压力,而应将目光投向更长远的机遇。马来亚银行证券的报告显示,有39%的大型企业明确定义了净零目标,而中小企业仅为8%。部分中小企业将绿色方案视为一种成本,而不是转化为盈利的工具。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为中小型制造业企业专门设立了能源效率基金(The Energy Efficiency Fund,E2F),旨在帮助制造业中小企业通过采用节能设备或技术提高能源效率。2022年4月,国家环境局将可获得的资金支持上限由开始的30%提高到70%,补助率根据每个项目实现的碳减排量而有所不同。

碳信用交易原本应缴纳消费税,从去年11月23日起,无论是发行、转让或销售碳信用,还是数字碳信用,都无须缴纳消费税。为维持新加坡在推动去碳过程中的竞争优势,政府将在过渡期间内,为面临外国激烈竞争的能源密集型企业提供津贴,减轻业者的碳税负担。
碳信用交易无需缴交消费税,显示新加坡对打造碳市场的支持,以及在新加坡建立碳服务枢纽的决心。

相关的研究表明具有较高ESG (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 水平的公司一般都有较好的风险控制能力,其结果表现为公司会面临更少的因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问题导致的诉讼争议和监管处罚事件,具有较低的系统性风险。ESG表现优异能够增强客户黏性,改善公司运营,提升公司财务绩效,改善非系统性风险。为了促进企业在新加坡发展高价值和实质性的经济活动,新加坡经济发展局通过采取多项补贴和奖励措施,鼓励企业转型和进行绿色活动。因此,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条件,向相关部门提出补贴申请,既是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又降低了企业环境治理所需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