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人简介
刘津瑞,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助理,博士研究生
导语
数字经济发展是今年11月东南亚地区举办的东盟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谈三大峰会上的热门议题,体现出东盟国家对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视。在东盟国家中,新加坡凭借其深厚数字技术基础、政府的长期规划和积极的国际合作参与,走在全球数字经济转型的前列。对于新加坡来说,数字经济成为其新冠疫情后加强国家韧性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后疫情时代,新加坡的数字经济发展仍面临着其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如何深化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减轻全球数字经济治理赤字所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新加坡在后疫情时代必须考虑的问题。
01 技术基础、长期规划和国际合作将创造新机遇
技术基础、长期规划和国际合作将继续为后疫情时代新加坡数字经济发展创造机遇。根据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和二十国集团对数字经济的定义,数字经济指数字行业和非数字行业的数字岗位所进行的广泛经济活动。新加坡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为这些经济活动的开展创造机遇。以5G通信普及率为例,2022年7月新加坡电信(Singtel)宣布新加坡的5G覆蓋率已达到95%。同时,新加坡在数字技术研究领域也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优势。新加坡的两所旗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区块链、大数据等前沿数字技术研究领域已取得全球领先地位,并为新加坡企业输送了大量数字经济技术人才。另外,由于新加坡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大量数字巨头选择新加坡作为技术投资目的地。根据阿尔法贝塔集团(AlphaBeta)2021年底发布的《新加坡数字潜力报告》,全球收入前100的技术公司中的80家已在新加坡进行投资。例如,线上支付服务巨头Paypal选择将其国际总部设在新加坡,负责除美国外的全球事务。谷歌在新加坡投资6.75亿新元创建为东南亚地区服务的数据中心。阿里巴巴集团已为其在新加坡的线上商务平台注入了40亿美元的投资。
这些国际数字巨头投资为新加坡的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机遇。 新加坡政府的长期而有前瞻性的规划和投资也将进行在新加坡数字经济发展中将继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早在2006年,新加坡政府推出“智能城市2015”发展蓝图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同时,通过设立“交互电子媒体战略研究项目”对数字经济研究进行投资。2014年,新加坡政府将“智能城市2015”升级为“智慧国家2025”蓝图,旨在将自身发展为智慧国家。相比于“智能城市2015”中对智能机器作用的重视,“智慧国家2025”更强调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发挥公民的主观能动性,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配合“智慧国家2025”蓝图,新加坡政府近年来在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例如,在2018年推出“服务与数字经济蓝图”计划,重点提升新加坡服务业的数字化转型。2020年,新加坡推出“全国人工智能策略”,通过在交通物流、智能城市、医疗保健、教育和安全五大领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经济数字化转型。同年,隶属新加坡总理办公室的国家科研基金会在其出台的《科研、创新和企业2025》计划中将“智慧国家和数字经济”列为四大重点资助领域之一。 新加坡对国际数字经济合作尤其是《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积极推动也将有助于本国电子商务等数字经济模式的发展壮大。DEPA是新加坡近年来加强与各国间数字经济联通的重要途径。2020年以来,新加坡已与智利、新西兰、澳大利亚、韩国和英国签署了DEPA。
DEPA的签署将促进新加坡企业的海外贸易电子化,使跨境贸易程序更便捷的同时强化数据安全。例如,新加坡与新西兰签署的DEPA使双方交换动物产品的电子证书,以缩短肉类食品等动物产品的通关时间和成本,也有助于缓解疫情防控所造成的新加坡动物产品供应短缺。新加坡与韩国签署的DEPA将有助于双方为跨境商务数据传输设置规则,从而保护客户的个人信息。目前,新加坡正在和中国和加拿大开展DEPA双边谈判。随着新冠疫情下亚太地区数字经济合作需求的增多,可以预见,新的中新、新加DEPA的签署将促进新加坡跨境电商的持续壮大。
02 中小企业数字技术应用能力低和国际治理碎片化将带来新挑战
然而,在后疫情时代,新加坡的数字经济仍然面临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内部挑战主要是新加坡中小企业对前沿数字技术有限的应用能力。阿尔法贝塔集团发布的《新加坡数字潜力报告》显示,虽然新加坡的多数企业都连接了互联网,但对诸如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应用率仍然很低。中小企业在应用高新技术时仍面临着巨大挑战。谷歌公司的调查显示,新加坡中小企业平均使用1.9个数字平台工具(例如电子支付和电子商务)或前沿数字工具(例如物联网和人工智能),低于大企业平均使用的2.6个。
另外,新加坡企业员工缺乏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数字技术能力。虽然新加坡企业员工总体上都有一定的软件使用能力,但新冠疫情下企业需要更多员工运用数字技术,这导致就业市场缺口增大。根据南洋理工大学学习中心在疫情爆发6个月后所做的一份调查,93%的企业雇主感到他们的员工缺少必要的数据技能。由于新加坡民众数字性消费习惯的形成,未来市场对数字技术人才的需要缺口将继续存在,也将对中小企业发展形成考验。
新加坡数字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外部挑战则是数字治理的国际机制碎片化。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曼谷举行的APEC非正式领导人会议上表示:“新冠疫情加速了数字化,但相应的国际规则落后了”。目前,全球数字治理治理体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各国都在试图通过立法确立在跨境数据流通规则的主导地位。例如欧盟发布《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和美国出台《澄清境外数据的合法使用法案》(CLOUD)。
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流通规则,新加坡对外数字经济合作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法律法规限制。虽然新加坡在努力通过DEPA谈判与特定国家就跨境数据传输达成共识,但关于数字治理的多边协定仍是新加坡更希望看到的。李显龙在APEC会议上强调“我希望更多APEC经济体加入我们,或一同达成一项新协定”。
总体来看,新加坡数字经济发展的机遇仍大于挑战。后疫情时代,新加坡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将会为整个东盟地区的数字转型提供榜样。作为东盟的“软领导者”,新加坡也将继续带动整个地区的对外数字合作。新加坡在推动东盟对外数字合作上具有历史经验。2018年3月,新加坡成功参与推进《东盟-澳大利亚数字贸易框架协议》的签订。李显龙在APEC会议上对全球数字治理的呼吁也预示著新加坡将继续推进东盟的对外数字经济合作。同时,中新数字经济合作的深化也值得期待。2018年11月,中国与新加坡所签署的《自由贸易升级协定书》将电子商务作为新增合作领域。在今年APEC领导人会议上,中新两国领导人重申了建立更紧密的两国关系的愿景,为中新DEPA谈判提供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