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现场清洁员:独居人士很难被发现死亡,干这行要胆子大体力好

2022年09月23日   •   2万次阅读

《海峡时报》深入探讨了“死亡清扫人”的世界,以及他们在日常工作中面临死亡的人所获得的更深层次的生命意义。

清理腐烂尸体的残骸是死亡清扫人拉赫曼·拉扎利 (Rahman Razali) 先生的工作。这位40岁的老人已经清理过了谋杀、自杀和事故现场,但最常处理的案件现场是老年人独居死亡的案件。

这项工作包括清除腐烂的尸体产生的废物、清理其生前居住的空间以及处理被尸体污染的个人物品和家具。

在死亡后24小时内发生的分解过程中,血液和尿液等液体会从身体中渗出,渗入地板或床垫。

拉赫曼先生回忆说,一名独居的中年男子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死了三个月后,最后我们不得不在公寓清理掉受到污染的木地板。

这发生在2020年的Covid-19爆发期间。

拉赫曼先生不知道是谁找到了尸体,但表示该男子的老板联系他进行清洁工作。

垃圾袋、电缆扎带、管道胶带和异丙醇是拉赫曼先生工具包中的一些物品。他用于清洁的大部分物品都是现成的,工具包内还包括了一个便携式伊斯兰祈祷垫,用于在更繁忙的工作日期间在公共场所进行日常祈祷。

拉赫曼先生说,在他处理的案件中,80%是个人独居,尤其是老年人,他们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死亡。他补充说,总是只有当腐烂的尸体恶臭侵入邻居家时尸体才会被发现。

“看到尸体的状态令人难过……没有人及时发现他们已经死了。”

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新加坡有超过60,000名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独自生活。

“这个数字只会随着人口老龄化而增加,”自2015年以来一直担任死亡清洁工的拉赫曼先生说。

拉赫曼先生偶然进入了这项工作

他拥有一家名为DDQ Services的公司,该公司原本是在住宅和办公空间提供清洁和消毒服务。

经营三年后,一位因跌倒而意外死亡的老年妇女的亲戚联系了他。她独自生活,一个月后她的尸体被发现。

到达现场后,他回忆起看到警察封锁线和地上血迹时的震惊。

“这是我第一次闻到尸体的味道,看到血迹令人心痛。我把漂白剂倒在那个地方,告诉亲戚和警察把它放在那里24小时,然后回家谷歌如何清理尸体的残骸,”他说。

拉赫曼先生现在领导著一个由四名死亡清洁员组成的团队,其中包括他18岁的大女儿,她在他的公司全职工作。

在这里,父亲和女儿与兼职的林恩赛义德(黑衣人)一起带着他们的设备前往诺维娜工作。

警方完成调查后,他们开始工作,尸体被承办人带走。

拉赫曼先生回忆说,在他担任死亡清洁工的早期,他穿着一次性雨衣代替了防护服。他说:“当时我们不知道 PPE(个人防护装备),只知道我们需要用一些东西遮盖自己。”

每次清洁前都会对死者家进行勘察,以评估所需的后勤和设备,以便拉赫曼先生能够向他的团队简要介绍清洁计划,并告知他的客户在清洁之前需要做什么。

拉赫曼先生用于创伤清洁的工具和技术是通过反复试验过的。

他们戴的手套用胶带密封,避免直接接触清洁剂和体液。

用胶带固定在扫帚柄末端的金属油漆刮刀是拉赫曼先生和他的团队临时设计的,用于刮掉地板上体液残留物的众多工具之一。卫生纸是他库存中的另一个主要物品,他在清洁过程中用来擦掉液体。

拉赫曼先生用保鲜膜包裹了被体液污染的床架的一部分,然后将其丢弃在垃圾场。

他说,这样做是为了让其他处理该物品的人不会直接接触床架,并降低遇到生物危害材料的风险。

创伤清洁工的工作不适合胆小的人

蛹阶段的蛆虫被发现在一个人死的家里的厨房地板上。

这项工作也对体力要求很高

拉赫曼先生在武吉美拉路(Jalan Bukit Merah)进行清洁工作后,戴着全面罩两个小时后,脸上出现了痕迹。

死亡清洁工戴上这样的面罩,以保护自己免受清洁剂产生的烟雾以及分解过程中产生的气味的影响。

拉赫曼先生还强调在每项工作中都随身携带一个大水瓶,因为他说穿着全套 PPE 套装时出汗脱水是很常见的。

在诺维娜的一个无电梯公寓里,创伤清洁小组带着装着废物的垃圾袋走下一段楼梯,前往垃圾点。他们正在打扫的公寓在四楼,也是最高的楼层。拉赫曼先生说:“在一些最坏的情况下,没有电梯,必须上下楼梯20多次才能处理掉所有的袋子。”

“我看到了社会中很少有人能看到的一面,”拉赫曼先生说,他通过市民的口耳相传获得这样的工作,根据其复杂程度,每项任务的收费在2,000至4,000美元之间。

他补充说:“我们将进入这个地方,清理并确保没有更多的气味......没有更多的遗骸痕迹。”

除了清理死者的房屋外,他还建议家庭保留和重复使用这些物品。在这里,可以看到他在进行清洁后与一位家庭成员交谈。

“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处境——这对他们来说通常是一个压倒性的时刻。你只是想减轻一个不知所措的人的负担。”

“我的工作提醒我,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你现在拥有的一切,你只需要珍惜它。”

来源:海峡时报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7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中国东北走出的传奇女王来新加坡了!“我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
2025年07月06日   •   2万次阅读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劝“我”别来新加坡?看完后我破防了……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300新币补贴!申请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2万次阅读
他等了14年,新加坡永居一直被拒!3岁就来了,一口流利的Singlish
2025年07月05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747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353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7182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嘀——你的新加坡野邻居上线中,请及时查收
2025年07月03日   •   4788次阅读
榜鹅海岸巴士转换站启用,旧站即将翻新,增风扇长椅
2025年07月01日   •   4446次阅读
蔡澜助理回应遗产分配:少去八卦别人隐私!新加坡财富传承的三重密码
2025年07月01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最赚钱的几个行业!2025最新版出炉,你在其中吗?
2025年07月05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