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2024年6月7日 ——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新加坡居民出生时的平均预期寿命为83岁,与2022年持平,结束了因冠病疫情导致的连续两年缩减趋势。

"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表明疫情对预期寿命的负面影响正在减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教授洪嘉伟表示。他同时提醒,随着年长者寿命的延长,家庭在照顾年长者方面可能面临更大压力,建议国家、社区和家庭成员重新调整支持体系,探索更多照顾方案。
统计局指出,尽管2023年的预期寿命与疫情前相比仍有差距,但这一数据的稳定表明新加坡在应对疫情方面取得了进展。2019年和2020年,新加坡居民的人均预期寿命曾达到83.7岁,但在2021年和2022年分别回落至83.2岁和83岁。
性别分析显示,2023年出生的男性和女性预期寿命分别为80.7岁和85.2岁,与前一年持平。与10年前相比,男性和女性的预期寿命分别延长了0.6年和0.7年。

新加坡通过基础设施和健康生活项目,如"蓝色地带",为居民提供了包容性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使年长者受益,也鼓励家庭成员和朋友参与,形成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陈正见博士,新加坡社科大学老年学高级讲师,强调了医疗系统、社区资源和社会网络在提高居民预期寿命中的重要作用。"即使面对新的病毒变种,新加坡也已更有准备。"
展望未来,新加坡对老年人的教育和经济保障的提高,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乐观的前景。"较年轻一代的老年人教育程度更高,经济也更有保障,因此更有可能为社会做出贡献。"陈博士补充道。
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还显示,2023年达到65岁的居民预计还可再活20.7年,这一预期寿命与2022年持平,较10年前延长了0.3年。
"蓝色地带"是指世界上人口最健康、寿命最长的地区。新加坡去年在Netflix系列纪录片中被列为第六个蓝色地带,这进一步证明了新加坡在提高居民健康和预期寿命方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