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味道

当我写下这个标题时,感觉还蛮好笑的。因为疫情不能回国的1年里,我的胃无时不刻的在呼唤祖国的美食。我和乐乐不止一次地一边回忆著疫情前在武汉吃的那盆小龙虾,一边讨论可以回国后第一站要去哪里找吃的。
虽然哀嚎连天,但是细细品味,来坡县的这些年,也是有很多美食的回忆。
就像在深圳,我们会吃八大菜系的各种菜系,湘菜川菜粤菜都OK。新加坡是一个中西融汇,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地方,它的美食也是颇具中西风味。
牛油果
新加坡靠近赤道,资源贫瘠却经贸发达,背靠马来西亚,所以水果摊上芒果、山竹、榴梿、红毛丹、还有各种叫不出名的热带水果四季不断。
推荐一个记录片《水果传》,非常适合一家老小看,色彩丰富,新奇有趣,后来在图书馆还找到了里面的水果猎人杨晓洋写的《水果猎人》。
杨晓洋是个植物学家,也是水果猎人,常年在世界各地寻找各种稀奇古怪的水果,东南亚是他的最爱。记录片里有一段是他去东南亚找水椰子的情景,年轻人坚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的状态真好!

悲催的是,乐妈吃热带水果会过敏,特别是芒果,现在给乐乐削芒果都要带手套。
幸运的是,在这里爱上了一种不是热带水果的水果-鳄梨(牛油果)。
在国内就吃过,不过是生的,哇塞!什么东西?难吃!
如果说在香港很容易找到好吃的日料店,在新加坡就能很容易找到好吃的西餐馆。因为岛上500多万人,有200多万是外国人,包括很多西方人。牛油果是做沙拉的常用材料,乐妈有一次在餐馆吃到了熟透的牛油果,味蕾一下子被打开了。
夹面包
早上的时候,用空气炸锅烤一片白面包,把熟透的牛油果当果酱抹在面包上,酥脆的面包加上滑腻的果肉,就是美味的早餐。
加盐吃
丹丹告诉我新西兰人民是直接把牛油果压成泥,撒点海盐,味道非常好。我喜欢的P.S 这个餐馆就有这个菜式。
不过我实验了一下,更喜欢切成小块的效果。还是感谢亲告诉我哦。

地址:1110 ECP, Singapore 449880
和三文鱼
这家日料店是疫情期间开的,所以大众点评找不到。附近是NAFA,拉萨尔艺术学院,如果不是一次带孩子在附近上课,随便找吃的,很难发现这栋楼里有那么多好吃的。
第一次去,乐乐要吃乌冬面,店小妹说没有煮的,只有炒的。
什么鬼?乌冬不都是煮的吗?
结果炒乌冬太好吃了,我拿着筷子在旁边虎视眈眈,乐乐一边大口吃,一边护着碗,不让我偷食。
第二次特意带朋友去吃炒乌冬。店小妹说换厨师了,没有炒乌冬,让我点三文鱼配牛油果饭。
啥?就着生的三文鱼吃米饭?
结果好吃的超乎想像,稍稍腌过的三文鱼肥而不腻,熟透的牛油果散发出植物油脂的清香,两种肥腻混在一起,相得益彰。
诶!人类的味蕾总是抵挡不住脂肪的诱惑啊!
希望这家店再换厨师,下次再去再有惊喜。

地址:91 Bencoolen St, #01-18, Singapore 189652
印度菜
乐乐说她的印度同学午餐经常就是一张饼,UWC最近号召大家尝试吃素一个月,我隔壁Aunty说她的印度租客以一大桶蛋白粉为生。除了早上我们经常吃的印度煎饼,我开始以为印度菜就是饼+万菜皆糊糊,直到这个发现了这个餐厅。原来印度人民也大口吃肉,可以用调羹吃饭的啊。

地址:137 E Coast Rd, 135, Singapore 428820
其它美食 食阁
食阁Foodcenter 是新加坡的一大特点,很多新加坡人家里都是不怎么开火的,孩子们都是被食阁养大的。为了防止国人得慢性病,政府对食阁食物的种类有限制,都是少油少盐少糖,对的,基本上是水煮+酱油,所以每个食阁都是菜饭、板面、白切鸡饭、酿豆腐。
即使如此呆板,也挡不住每个食阁都有那么几个好吃的小店。找它们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饭点,看看哪个摊位排队人最多(哈哈,新加坡人很喜欢排队等吃的,这招在食阁好用,在shoppingmall排队人多可能不是因为食物太好吃,而是其他店人也很多)。
下面这个是偶得的一个牛肉粉店。还有,新加坡的冬炎功海鲜米粉汤一般都做得不错,经过改良的口味,适合我们国人。

地址:396a E Coast Rd, Singapore 4289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