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虽好,但也要注意防护!
新加坡防疫措施在4月放宽后,开始出现补偿式运动现象。不少运动场地的使用率都比疫情前提高。当中,体育理事会管辖的羽毛球场预订就增长了19%。医院接收的运动损伤个案也增加。

随着体育和体能活动的安全管理措施放宽后,各大体育场所再次恢复人气。
新加坡体育理事会数据显示,在措施放宽后,运动场地的预定比2019年同期增加。当中羽毛球场预定增加了19%,篮球场预定增加了7% 。
而今年5月份在周末使用游泳池的平均人数也比2019年同期多了26%。
本地医院也发现,近期因为运动损伤而前来求诊的病患有所上升。
樟宜综合医院运动医学的医生表示:“我们有看到了大量与膝关节有关的医疗问题,还有我们也有看到大量的踝关节和足跟的问题。”

在众多运动当中,频繁使用高力度和跳跃的篮球、足球等运动,最容易造成膝关节和踝关节损伤,以及韧带撕裂等问题。
而近年流行的高强度减脂间歇运动和动感脚踏车运动,则容易导致肌肉细胞损伤坏死的急诊个案,也称为横纹肌溶解症。
“在2020年我们已经看到差不多49个案例。2021年看到110个案例。到2022年从年头到至今,我们已经看过了超过60个案例。其实大多数都有参加过一种新式的高强度室内自行车运动。”

医生表示肌肉细胞坏死的部位大多出现在大腿和肩膀。如果激烈运动后持续出现肌肉剧烈酸痛且无力,尿液出现茶色,肌肉抽筋肿胀、僵硬等症状,病患应该尽快求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