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对中非株猴痘(Clade I)流入泰国,新加坡先是在8月23日紧急发布了防御措施,加强对入境旅客的筛查。
随后,本周(9月4日)卫生部长王乙康主持记者会,表示新加坡本地也将对猴痘采取应对措施。
让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新的防疫措施会对我们生活产生什么影响🔍

港口与机场防控
为了防止猴痘病毒通过国际航班进入本地,港口和机场已设置体温检测站,专门监测从疫区入境的旅客。旅客在入境时必须申报是否有猴痘症状及其旅行史。一旦发现疑似病例,患者将立即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隔离和检测。
尤其针对来自已报告有猴痘病例的国家,如中非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等高风险地区的旅客。
虽然新加坡与这些国家之间没有直飞航班,但卫生部依旧要求加强入境旅客的筛查,确保对潜在感染者进行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密接与确诊病例的隔离
所有确诊猴痘病例及其密切接触者都必须进行长达21天的隔离。这一隔离时长与猴痘的潜伏期相匹配,以确保在潜伏期结束之前,病毒不会在社区内传播。
对于不同的感染群体,隔离的地点也有所不同。例如,儿童病例将被送往竹脚妇幼医院进行隔离,而家庭感染的病例则会被安排在国大医院隔离。

学校防控措施
在学校方面,新加坡采取了与控制其他传染病(例如手足口病)类似的措施。
这包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对学生进行症状筛查、场所消毒,以及在必要时对特定班级或学校进行临时关闭,以防止病毒在学生中传播。

外劳宿舍防控
新加坡卫生部与人力部和国家环境局合作,对外劳宿舍和客工入职中心进行了严格的卫生监控,包括定期进行污水检测。
一旦在这些场所发现疑似病例,患者将立即被隔离并送往医院接受检测,以防止病毒在密集居住的宿舍内进一步扩散。

是否需要接种疫苗
根据卫生部的最新政策,只有三类人群需要接种猴痘疫苗。
首先是那些风险最高的医护人员,他们直接负责照护确诊病例,特别是在国家传染病中心工作的医护人员。其次是已经确诊猴痘的患者,以及他们的密切接触者。

目前新加坡使用的是由丹麦生产的双剂量天花疫苗(JYNNEOS),这种疫苗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预防猴痘和天花。
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是在接触猴痘病例后的14天内,以降低感染的风险。
新加坡暂时没有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全民接种,因为目前猴痘的传播风险相对较低,主要是通过密切身体接触传播。

新加坡应对猴痘的快速反应,展现了其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方面的高度警觉和强大应对能力👍
从入境筛查到校园防控、隔离政策,再到针对医护人员的疫苗接种,全面覆盖了各个层面,这些措施不仅保障了本地居民的安全,也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学习环境🥰
众多家长们选择新加坡,不仅是看重其优质的教育资源,也会考虑到这里有先进、完善的公共卫生管理体系,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安心求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