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對中非株猴痘(Clade I)流入泰國,新加坡先是在8月23日緊急發布了防禦措施,加強對入境旅客的篩查。
隨後,本周(9月4日)衛生部長王乙康主持記者會,表示新加坡本地也將對猴痘採取應對措施。
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新的防疫措施會對我們生活產生什麼影響🔍

港口與機場防控
為了防止猴痘病毒通過國際航班進入本地,港口和機場已設置體溫檢測站,專門監測從疫區入境的旅客。旅客在入境時必須申報是否有猴痘症狀及其旅行史。一旦發現疑似病例,患者將立即被送往醫療機構進行隔離和檢測。
尤其針對來自已報告有猴痘病例的國家,如中非共和國、剛果民主共和國等高風險地區的旅客。
雖然新加坡與這些國家之間沒有直飛航班,但衛生部依舊要求加強入境旅客的篩查,確保對潛在感染者進行早期發現和及時處理。

密接與確診病例的隔離
所有確診猴痘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都必須進行長達21天的隔離。這一隔離時長與猴痘的潛伏期相匹配,以確保在潛伏期結束之前,病毒不會在社區內傳播。
對於不同的感染群體,隔離的地點也有所不同。例如,兒童病例將被送往竹腳婦幼醫院進行隔離,而家庭感染的病例則會被安排在國大醫院隔離。

學校防控措施
在學校方面,新加坡採取了與控制其他傳染病(例如手足口病)類似的措施。
這包括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學生進行症狀篩查、場所消毒,以及在必要時對特定班級或學校進行臨時關閉,以防止病毒在學生中傳播。

外勞宿舍防控
新加坡衛生部與人力部和國家環境局合作,對外勞宿舍和客工入職中心進行了嚴格的衛生監控,包括定期進行污水檢測。
一旦在這些場所發現疑似病例,患者將立即被隔離並送往醫院接受檢測,以防止病毒在密集居住的宿舍內進一步擴散。

是否需要接種疫苗
根據衛生部的最新政策,只有三類人群需要接種猴痘疫苗。
首先是那些風險最高的醫護人員,他們直接負責照護確診病例,特別是在國家傳染病中心工作的醫護人員。其次是已經確診猴痘的患者,以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

目前新加坡使用的是由丹麥生產的雙劑量天花疫苗(JYNNEOS),這種疫苗已經被證明可以有效預防猴痘和天花。
接種疫苗的最佳時間是在接觸猴痘病例後的14天內,以降低感染的風險。
新加坡暫時沒有計劃在全國範圍內推行全民接種,因為目前猴痘的傳播風險相對較低,主要是通過密切身體接觸傳播。

新加坡應對猴痘的快速反應,展現了其在應對公共衛生危機方面的高度警覺和強大應對能力👍
從入境篩查到校園防控、隔離政策,再到針對醫護人員的疫苗接種,全面覆蓋了各個層面,這些措施不僅保障了本地居民的安全,也為國際學生提供了一個安全、穩定的學習環境🥰
眾多家長們選擇新加坡,不僅是看重其優質的教育資源,也會考慮到這裡有先進、完善的公共衛生管理體系,能夠為孩子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學習環境,讓他們安心求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