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易通计划“翻煎饼” 反映推行数码化,使用者感受很重要

2024年01月24日   •   1197次阅读

经历多日纷扰,政府前天(22日)终于宣布,公共运输系统将继续沿用现有的成人易通卡(EZ-Link),原本预定要在今年6月1日全面过渡到新易通(SimplyGo)系统的计划将暂时搁置。

讲好听点,这叫从善如流;说难听点,就是朝令夕改,政策“翻煎饼”了。

政策大U转,可以理解为俯顺民意,政府不仅听到人民的心声,还接纳了意见作出相应修改,这点值得嘉许。

但当初推出新措施,是否不够深思熟虑,没有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推行过程中,后端系统不给力帮倒忙,最终导致计划不得不从“Go”变“Gostan”(开倒车),这些都是必须深刻检讨的。

随着当局宣布继续沿用旧系统,即意味着本地公交系统暂时会是新旧系统并行的状态。

双管齐下当然是有代价的。

刚在上1月18日接棒转正的新科交通部长徐芳达今天下午在脸书透露,政府将投入额外的4000万新元更替硬件和维修系统。他也代表交通部和陆路交通管理局向新加坡人道歉了。

徐芳达脸书贴文截图。

4000万新元,数目不小,但为科技弱势群体排除原本可能面临的不便,不啻是花在刀口上。但疑问也跟着出现:既然可以花4000万元解决问题,为何当初不这么做,偏要让大家无事忙乱一通?

在数码化一事上常有争议言论的前官委议员郑恩里,今天在徐芳达脸书和各大新闻粉专留下了以下言论:

“大家必须好好了解。为了抚慰那些还想用旧系统的人,维持新旧系统的成本是4000万新元。如果我们按计划废除旧系统,就能省下4000万新元了。我觉得这笔钱应该让那些想要旧系统的人来出。”

红蚂蚁认为,新加坡在数码化过程中,最该唾弃的,正是这种将所有科技适应力较弱者统统归为非我族类,要他们自己为跟不上“数码化列车”负责的傲慢态度。

当局未准备妥当所以得背锅?

陆交局1月9日提醒公众尽早去更换车资卡,因为今年6月1日起,本地公共运输系统将全面过渡到新易通(SimplyGo)系统,这至少引发了两大争议:

相关后端系统没有准备好应付大批流量,导致一些乘客尝试转换现有易通卡碰到了延误;

乘客使用新易通卡上下车时,无法在阅卡器直接查看车资或卡内储值。

第一点毋庸置疑,当局没有做好万全准备,便作出宣布,这个锅肯定是要背的。

但相信此次让当局收回成命,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不少民众很介意的第二点。

不少民众非常在意无法在阅卡器上直接查看新易通车资和余额。(联合早报)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没错,新易通(SimplyGo)好处不少。

它允许人们直接使用免触式银行卡,或添加到电子钱包的信用卡或借记卡支付车资。

这样一来,乘客无须担心车资卡余额不足,只要信用卡没刷爆,户口里的存款还够,就可自由畅行。喜欢“轻装上阵”的人,出门还能少带一张卡,甚至只须一架手机便能走天涯。

乘客也可通过手机应用程序远端为新易通卡充值,对于每天出门时间总是掐得刚刚好,未必有时间在地铁站充值的乘客,也是一大便利。

但对不少新加坡人而言,这些好处,恐怕还是抵不过新易通卡最大的死穴:

不能在每次支付车资时,实时显卡片的余额和扣款。

这是目前还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简单来说,新易通卡的车资和余额数据并非如旧系统那般储存在卡中,因此若要让车资和余额显示在地铁闸门和巴士的阅卡器上,就必须花费几秒钟时间从后端系统索取信息,但那势必会拖慢乘客流动,实务上不可行。

理论上,人们可以透过新易通(SimplyGo)应用程序查看车资和余额。

但并非所有人都具备足够的科技识读能力,尤其对部分年长者而言,一些复杂的科技应用,更是像无字天书般让人“抓无球”。

对这群无法适应新系统,因而无法善用新易通卡好处的民众而言,新易通卡反倒带来更多不便。

他们担心,上下车无法看到车资扣款,万一被多收了车资怎么办?

他们担心,上下车无法看到卡内余额,要是下次余额不足该怎么办?

一些低收入族可能也会担心,无法当下看到扣款和余额,他们要如何控制自己的公交开销?

对于不善使用手机的乘客而言,无法直接从阅卡器查看新易通的车资和余额,形同“开倒车”。(联合早报)科技的初衷是使人便利

数码化可以加快效率、减少成本,但也别忘了它另一个更重要的初衷——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便利。

对上述群体而言,数码化有没有让他们的生活更便利?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数码化应该以更具包容性的方式进行。

推动任何数码化之前,除了账面上的益处,也必须深入了解,在科技上较弱势的群体,能否跟上数码化的步伐,会不会在数码化的浪潮中,遭时代遗弃?

新加坡老年人口逐年增加,根据2023年人口白皮书,65岁以上的年长者已逼近人口两成,而他们通常也是对新科技适应力较弱的群体,数码化不该以牺牲这群人的尊严与生活便利为代价。

年长者对新科技的适应能力较弱。(联合早报)

无可否认,数码化趋势长远来说终究不可抵挡,也有其必要性。

但在过程中,当局可以尝试做得更周全缜密:和民众进行更多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过渡时间长一些,不让人感到那么仓促,避免给人一种赶鸭子上架的印象。

尤其是公共运输这类影响大众生活甚巨的基本服务,任何数码化工作更应多些关怀体谅、少点急躁冒进。

小时候,爸爸妈妈在我们蹒跚学步时,总是耐心陪伴我们。

有一天,他们老了,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我们就该紧紧牵住他们手,陪着他们一起慢慢前行。

在推动数码化的征途上,这样的包容与感恩之心,才是我们应该时刻谨记的。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866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95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617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