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1万2千例即便不是新加坡第5波疫情的峰值,也接近峰值。
目前看来,新加坡这波疫情发展属于后者。
如此以来,问题就多了......
暴增1万6怕不是峰值! 月底之前病例或继续攀升?
今天想跟大家探讨下3个问题:
【1】单日暴增的1万6000多例,会是新加坡第5论疫情的峰值吗?7月中旬到下旬的新冠病例是否还会继续攀升?
【2】在93%的疫苗接种率,以及总确诊数达到155万7648人、都感染过新冠的情况下,新加坡还能日增近2万起。
当中又有多少人是早前感染过的?是否在这次疫情中重复感染了新变异株?

图源:the business times
【3】如果重复感染,最快间隔多久会第二次感染?重复感染新冠,对身体会有什么影响?
问题【1】,1万6000例是不是峰值,取决于从现在开始到7月底,病例还会不会继续大增。
对于病例暴增的情况,卫生部解释:
新加坡日增病例的规律,为每逢周末结束2天后,即周二会出现病例飙高的情况。

过去这个周末,由于哈芝节周一也放假,所以病例暴增规律延后,出现在了周三。

卫生部特别提到,过去一周,新加坡的本土病例7天平均值保持稳定,约日增8400起病例。
当局只说过去稳定,但没有预测从现在到7月底的情况。
而未来两周病例还有没有继续大增的可能,跟这几点有关系:
ART呈阳上报人数多不多
1万5978个本土病例,其中1万5072人ART自检呈阳确诊,906人核酸(PCR)确诊。 892个为输入病例。
从病例分类明显看出,现在绝大多数病例都是通过抗原快速检测发现的。

图源:mothership
而做完ART之后,要不要呈报给卫生部取决于个人。
有经验的小伙伴分享,本地人小长假出国玩回来后,如果自检阳性,确诊了,选择上报还能多拿几天病假在家休息。
但也不是全部人都这样。有的网友就选择自行在家隔离,没有上报。

奥密克戎毒株潜伏期为2-4天,近期关卡、机场人流爆满
3天小长假结束后,一群人蜂拥回到新加坡。
7月11日下午6点半左右,排队等著从马来西亚进入新加坡的。

图源:Singapore stomp
现场拥堵,密密麻麻都是人头。

图源:Singapore stomp
狭窄的过道,人跟人之间挨挨挤挤。


图源:Singapore atrium sale
下图为在泰国机场等著回新加坡的人


图源:Singapore atrium sale
以及近日在樟宜机场,排队进入新加坡的人

图源:Singapore atrium sale
目前据最新消息,奥密克戎的变异株的平均潜伏期为2-4天。

已知周二病例之所以会暴增,是因为周末积压。
那么结合奥密克戎的潜伏期,11日返新的人目测还未来得及被计入1万6000多例中。

不少新加坡人对病毒已“佛”
网友表示,很多人口罩戴了跟没戴差不多,户外可以不戴就不戴了。


甚至有人认为,大家体内都有新冠抗体,不管是打完疫苗或者感染过的自然免疫,继续按现在的节奏一起生活下去。
把COVID-19熬成普通病就行了。

不过,这个网友只考虑到有抗体。
却没有想到重复感染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问题【2】。
专家:最快28天反复感染新冠 多久感染一次看4要素 【2】
在93%的疫苗接种率,以及总确诊数达到155万7648人、都感染过新冠的情况下,新加坡还能日增近2万起。
这当中又有多少人是早前感染过的?是否有人在这次疫情中重复感染了新变异株?
早前当局已经公布,这次新增病例主要感染BA.5。
从以下信息来看,这次疫情中重复感染新冠的人应该不少。
前几天,总理夫人何晶曾引用一篇新闻《新冠免疫力能维持多久...》提到有人间隔20天二度感染新冠。

帖文内容提到:
奥密克戎毒株很不一样。即使感染同为奥密克戎的变异株BA.1,还是有患者在康复的20天后,又感染了BA.2毒株。
据早期结论,感染过一次新冠病毒,有效保护将维持1-3个月。
但现在情况变了。因为新冠变种频繁更新,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导致这个预期时间再次被缩短。

上述的20天感染第二次新冠可以属于个例,但澳洲确实发现感染新冠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期,已从12周骤减为28天。
澳洲多地已根据这个新发现重新调整病例统计策略:
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如在痊愈后28天再次出现一些类似症状,就得重新做新冠检测。
若结果呈阳,那么这部分人将再次被计入新病例数据。


在这份文件中,澳洲官方提到:
因BA.4跟BA.5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强,所以即便早前感染过新冠变种如德尔塔跟奥密克戎,或者打过疫苗。
在新一轮变异毒株浪潮下,这些有免疫保护的人仍旧会被感染。
而一个人,或者一个新冠痊愈者,会不会重复感染新冠,再次感染新冠跟第一次康复间隔多久,取决于以下4点:
病毒、每个人对先前感染的免疫反应、疫苗接种状态、个人防护措施。
1)病毒(新冠变种换代快、 逃逸抗体能力在增强) BA.4、BA.5比奥密克戎谱系下的BA .1、BA.2、BA.2.12.1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更容易引发重复感染。

这是因为,BA.4/5的刺突蛋白上有一个关键突变:L452R。
这个突变很有意思,同为奥密克戎变异株的BA.1、BA.2没有这个突变。早前的德尔塔(Delta)却有。
这意味着,BA.4/5更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它的刺突蛋白突变L452R能帮它们打开人体细胞大门,穿过人体免疫系统、mRNA疫苗和抗体药物保护层。

同时,早前新冠变异株主要感染上呼吸道,而BA.4、BA.5更能走肺,其在人肺泡上皮泡细胞中复制能力更强。
这是发生重复感染的一大关键。
2)先前感染无症状或PCR检测
病毒浓度低,更易重复感染新冠
最新发现:先前感染新冠的症状程度,将影响到人体免疫系统于之后暴露在病毒环境下会作何反应。
英国在6月底发布一项大型研究调查结果,数据来自 2020年7月2日到2022年6月4日感染新冠的人。

有以下几个关键发现
从病毒来看:奥密克戎大流行下,相比德尔塔时期,发生反复感染新冠的风险高出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