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新加坡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纷纷推出2年或3年期定期存款产品,承诺可保证利息从三个月前的1.8%,提高到现在的3.1%,可谓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短期来看,还是蛮吸引人的。
与此同时,全球市场的股票和基金基本处在一个波动期,不少机构基金迎来了价格的低点,若是放到平时,在价格的高点,一是可能买不起,二是可能不敢买,现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抄底的好机会,同样也是蛮吸引人的。

话说,作为一名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呢?是把存款All in定存呢,还是抄底一把呢?可能会让不少人纠结,毕竟按兵不动是不可取的,因为新加坡通胀一直在屡创新高,没有任何动作,是生生在亏钱。那么,又该如何选择呢?
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来抑制通胀,也造成新加坡各大银行和保险公司纷纷提高定存利息,就像我上面说的,短期来看,定存收益还算可以。如果考虑到通胀,那就有待商榷了,虽说2.8%或3.1%的利息很高,但仍然是抵不过通胀的涨幅。长期来看,一定也是亏钱的。
然而,如果要想资产增值,要想真正意义的投资回报,还是需要依靠投资驱动的,当然投资回报一定要高于通胀的,这才是财富增值的根本动力,仅仅靠定存是不够的。所以,不管是个人投资,还是家庭资产配置,都需要多元化,既要考虑收益,又要兼顾风险,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争取收益的最大化。

一方面,可以考虑把少部分个人或家庭资产放入定存,这是保证收益,也是保底的部分;另一方面,就要考虑多做一些投资,比如通过资金定投的方式,买入一些投资产品,像目前很多长期表现不错的优质基金基本都处在一个价格低点,平时买不起或不敢买,现在这个时候,是可以考虑的。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或家庭的不同需求,可以考虑其它的投资组合或配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