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是一个拥有6.5亿人口的庞大市场,其经济增长和消费力都令人瞩目。尽管疫情和通胀给东盟的消费者信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但东盟仍然是全球扩展最快的消费市场之一,其潜力和机遇不容忽视。

图源:雅虎
本文将从标普全球评级的最新报告出发,分析东盟消费市场的现状和前景,以及新加坡在其中的角色和策略。
01 消费篮子模型跟不上消费模式的变化
根据标普全球评级的报告,东盟成员国的消费者信心在去年下半年逐渐走低,预计在未来几个月将继续减弱,这主要是由于疫情反复和通胀上升,给消费者的收入和支出带来了不确定性和压力。

图源:雅虎
去年年底,东盟多个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放缓,预计在今年进一步减弱,多数经济体的零售额仍低于疫情前平均水平。不过,报告指出,东盟整体消费环境预计比零售数据显示的略好,主要因为自疫情以来,消费模式出现了一些变化,而用于计算零售业销售的篮子无法捕捉这些变化,导致所使用的模型或低估了零售业活动。
消费者更倾向于在线购物、外卖和娱乐,而不是实体店铺、餐馆和电影院,消费者也更关注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方面,而不是奢侈品和旅游等方面,这些变化意味着,东盟的消费者需求和偏好正在发生变化,而且可能是长期的。
02 家庭收入和财富有望改善
尽管消费者信心受到挑战,但东盟的家庭收入和财富仍有望在今年改善,这将有利于支持消费前景。报告预计,随着通胀放缓、劳动力市场保持坚挺,以及经济增长的趋稳,东盟的实际家庭收入将在今年增加。去年,由于疫情的冲击和通胀的上升,东盟的家庭收入增长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另一个影响消费者支出的因素是家庭财富效应,即家庭资产的变化对消费者信心的影响。住房价格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它反映了家庭的主要财富来源。尽管利率升高,东盟的住房价格表现不一。
菲律宾和新加坡的房价迅速上涨,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的涨幅适中,马来西亚的房价近几个月有所回落,越南的房价则在去年出现波动,总体而言,东盟的住房价格仍处于较高的水平,对消费者信心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03 新加坡消费市场面临机遇

作为东盟的一员,新加坡的消费市场也受到了疫情和通胀的影响,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因素和策略。根据国际市场研究机构益普索的调查数据,新加坡的消费者信心过去几个月保持稳定,但仍低于疫情前的水平。新加坡的通胀率在去年达到了近十年来的最高水平,给消费者支出带来了压力。
新加坡的货币政策也在去年紧缩,预计今年将继续保持克制,以应对通胀压力,这些因素都可能抑制新加坡的消费活动。
不过,新加坡的消费市场有有利的条件和机遇,新加坡的经济增长预计将在今年略有改善,主要受益于对外贸易的复苏;新加坡的劳动力市场也保持了相对的稳定,失业率和就业人数都有所改善;新加坡的家庭财富也得到了增加,主要由于住房价格的上涨和股市的回升。
此外,新加坡的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刺激和支持消费者的消费。今年1月,新加坡消费税上调一个百分点至9%,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些减免和补贴,以缓解消费者的负担。最近公布的2024年财政预算案也对消费者有利,其中几项措施为中低收入家庭提供支持,包括社区发展理事会邻里购物券和现金补助等,这有助于支撑消费者今年的消费。

东盟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消费市场,其增长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居于领先地位。尽管疫情和通胀给东盟的消费者信心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东盟的家庭收入和财富仍有望在今年改善,这将有利于支持消费前景。
东盟的消费者需求和偏好也在发生变化,这为东盟的消费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创新。新加坡作为东盟的一员,需要灵活应对和积极策略,以抓住消费市场的发展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