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B均分,并不是升学的唯一制胜法宝
今年的IB可真是...

2023年11月全球平均得分为29.06分,全球通过率为71.93%。这是近三年来,IB大考均分最低的一次考试,也是近三年来,IB均分首次低于30分。
新加坡一些国际学校的表现也让很多家长感到意外。
比如号称是最难进的UWCSEA。据说,UWCSEA的录取率约为5%,这也就意味着每20名申请者中只有1名幸运儿被录取,该录取率几乎与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考生录取比例差不多。但是在2023年IB大考中,均分只能排在其他新加坡国际学校中部左右。


UWCSEA可以说是中国家长们最喜欢的新加坡国际学校之一,也被公认为世界领先的国际学校之一。
另外几所中国家长关注度比较高的新加坡国际学校,如德威国际、加拿大国际。德威国际表现尚可,加拿大国际成绩排名更加靠后。


国内有些家长就会觉得这些口碑还不错的国际学校,IB成绩怎么表现平平。
很多家长问我们,这些IB均分表现不佳的国际学校,还要继续考虑吗?
IB的平均分榜单,跟我们平时听到的排名顺序是不太一样的,这是因为学校的排名并不是只单一的按照IB均分进行排名,而是经过了综合考量。

当家长选择学校的时候,如果只关注IB成绩,其实会错过很多不错的学校。
均分对于个人意义不大
对于IB应考,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策略。
有的学校为了提高自己的IB均分,会让自己本校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参加考试。国际学校采用这样的策略,这样的IB均分其实并不算可靠。
而且,每次的IB大考,每间学校的IB考生人数其实也都不相同。UWCSEA两个校区,Dover Class有333名考生,East Class有245名考生;德威则有118名考生参加了IB大考。这样计算出来的IB均分和排名其实并不算完全公平。
因此,IB均分对于个人的意义并不大,家长不必把每年的IB均分当作择校的唯一标准。
均分跟录取率不挂钩
就像我们之前一直强调的,美本和藤校不是光看分数的。
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曾说过:“一个完全由学术成绩顶尖学生组成的群体是不健康的,它不利于学生个体充分、全面发展。”
普林斯顿大学的前招生官Mr.Dana Crum做客星城直播间时也说过同样的话,“申请史丹福,69%成绩非常优秀的学生会被拒绝,仅靠优秀的SAT成绩是没有保障的。美国大学更希望看到学生的个人品质、领导力、个人特质、独特技能等其他方面有亮眼的表现”。
如果我们只看IB均分选择学校,并不能给孩子一个最优的留学规划路线。
家长选择学校的时候,更应该从课程开设、学校设施、授课老师、毕业生走向、学校荣誉、课外活动、兴趣培养等方方面面。这些才能帮助家长更精准地筛选出这间学校适不适合自己的孩子,以及能更好帮助孩子做好未来的学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