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总理在接受专访时,表示认为新加坡将永远储备金充足是“最大的误解”。
新加坡的储备金虽然足够多,但并不无限。为保障国家利益并防止对新加坡元的投机性攻击,政府不公开储备金额,但总理透露,金额足以应付多数情况,能为每年的财政预算案提供显著支持。

图片来源:李显龙脸书
面临难关时有另一张牌可打
在新加坡面临难关时,如果有额外的一张牌可打,将令人感到安心。
2009年新加坡首次动用其储备金,拿出4亿新元(9亿美元)支持经济度过全球金融危机。十多年后,它在 2020年至2022年期间的 COVID-19 大流行三次动用储备金——总共使用了 40亿新元。
“幸运的是,我们手上有额外的一张牌,我们可以做到,”李总理说。“真是太幸运了。”
储备金作为一种风险缓冲,能帮助政府抵御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为政府提供额外的收入来源,用于支持国家的重点开支。

新加坡人对储备的最大误解是“有足够的东西”
总理坦言,不清楚多少储备金才算足够,因为无法预知未来到底需要动用多少储备金。“多少才够?如果我拥有的更多,我可以花掉它。如果我比这少,好吧,也许我希望我们能到达那里,“他说,“我不知道多少才够。”

“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我们认为我们不需要任何东西。当(它)到来时,事实证明我们需要4新元,5亿新元。当 COVID-19 危机到来时,最终我们需要 40 多亿新元。所以你不知道你需要多少,看待储备的“更有成效的方式”是将其视为“雨天货币”。
“如果不下雨,我就不碰它。如果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我负担得起,我会投入更多,“他说,“不管有多少,我仍然保持这种态度,我想在可能的时候建立它,以便下一代将处于比我今天更安全的位置。”

“我们是伊甸园国家”
当被问及是否害怕失去储备时,李总理说:“我很自豪我们已经建立了它,我们尽可能长时间地保持这种状态,因为它一旦它消失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新加坡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初的快速经济增长,加上巨额财政盈余和收入增加,使得“有可能将一些繁荣留到未来的雨天”。

“今天,新加坡不像以前那么穷了,收入和生活水平更高。但李总理说,将国内生产总值的2%至3%用于从零开始建立一个主权基金将“非常困难”,当前经济将无法接受它。但当时,我们的经济可以接受它,我们的前辈有谨慎和远见,我们是受益者,“他说。
“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非常非常意识到这是一个伊甸园国家。你在这里,太棒了。你可能并不总是感觉很好,但请注意这是伊甸园,因为如果你从那里出来,你就不能再回去了,”总理说。

图片来源:cna
你可以在需要时使用它,但不要把它吓跑。因为当它消失了,它就消失了。这就是为什么商品和服务税(GST)必须提高的原因之一 - 今年年初从7%提高到8%,明年再次提高到9%。
“但这不会是最后一次,因为我们的支出需求将继续增长,”李先生说,“到2030年,我们将成为一个超老龄化社会,我们必须确保以可持续的方式自给自足。
李显龙总理也警告,远比冠病疫情还糟糕的情况可能发生,我们应该把储备金视为未雨绸缪的资金,如果情况允许,就应该慢慢累积,这样才能让下一代人比这一代处于更安稳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