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闹得沸沸扬扬的“武汉夫妇”事件终于
“ 全 剧 终 ”
这个新加坡和中国两地皆知的违法事件,经过了漫长的整整两年官司。
两人放弃了最后挣扎,对最新的宣判选择不上诉,直接服刑。

(图源:雅虎)

(图源:海峡时报)
下周!他们就要在新加坡开始坐牢了……

吊销准证+坐牢+遣返+禁入……是不是新加坡法律对外国人特别严格?!
武汉夫妇下周服刑
之后遣返+永久禁止入境
前天,新加坡ICA(移民与关卡局)郑重宣布:
因为提供假资料谎报行程的武汉夫妇,不但面临坐牢,坐牢之后还将驱逐他们出境,并禁止再次入境新加坡。
他们相当于被新加坡永久“拉黑”。

40岁的男被告胡某被判处坐牢五个月,下周一1月17日就开始服刑了,原本持短期准证已被吊销。

而38岁的女被告石某被判处坐牢六个月,她从今年5月才开始坐牢,本来持有的长期准证也被取消。

尽管他们始终没有认罪,
基于事实和证据,两人都被判蓄意隐瞒行踪、提供假资料、妨碍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工作等罪名成立,
这一次两人放弃上诉,最终审判尘埃落定。
整个事情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其中一波三折,再加上夫妻俩一直不认罪,变成了一部连续剧
2020年1月 - 入境新加坡后确诊
1月22日胡某从中国武汉来到新加坡,与家人一起过春节。
他在抵新第二天23日出现症状,31日确诊。

2020年2月 - 妻子也开始隔离
胡某于2月19日已经康复出院。
中国籍妻子石某常住新加坡,因为与患者有亲密接触而在2月1日接到隔离令。
当时正值新冠疫情刚刚爆发,新加坡采取了非常严格的防疫措施,对每个确诊者和密接者都要追踪轨迹。
那时候还没TraceTogether这种高科技工具介入,追踪行程全靠工作人员口头询问。

(图源:CNA)
2020年2月26日 - 惊爆隐瞒行程
2月26日突然发出一封公告,指来自武汉的夫妻被控。
因为经过官方调查,从1月22日至1月29日,胡某和石某都向卫生部提供了虚假的动向和地点信息。

(图源:MOH)
他们没有交代去过的六个地点,
包括:位于史蒂芬路的长堤海鲜餐馆、滨海盛景豪苑、中国大使馆、乌节路的义安城、位于密驼路的洲际酒店以及Studio M酒店。

(图源:维基百科)
不过一开始夫妇两人拒不认罪,导致审讯过程异常漫长。
夫妻俩是首两名在疫情期间抵触传染病法令而被提控的人,也是不认罪而开审的头两个人。

*中国媒体也有报道
2020年10月9日 - 申请回国探亲
夫妇向新加坡法官提出暂时回国的申请。胡某称在中国管理千万人民币投资,必须回国交接处理工作,不然会失业。
控方表示反对,认为夫妇回中国后可能不会返回新加坡。但国家法院法官斟酌情况后批准再交保释金的情况下,允许武汉夫妇出国。

2020年10月19日 - 不允许出境
高庭法官审理控方的申请后,驳回了国家法院法官的决定,不准夫妇俩返回中国。
理由也显得很充分,他们情况特殊,如果出国很有可能不会回来。
再加上新加坡和中国之间没有引渡条约。就这样,夫妇没能顺利出国。

(图源:卫报)
2021年10月26日 - 喊冤不认罪
胡某在辩护中说,他没有向卫生官员提供某些信息,是因为他不知道他们想要这些信息,或者当时记不起他去过的地方的名称。
石女士在出庭作证时也说,她发现与卫生部的接触追踪者沟通很困难,因为这些工作人员母语不是华语。
尽管夫妇两人不认罪,但是经过审讯他们被法官定罪了。

(示意图)
2021年11月24日 - 定罪审判出炉
38岁的妇女石某和她丈夫分别被新加坡法官判坐牢6个月和5个月。
主控官称两人的行为造成了不小的风险,胡某作为确诊者,在出现症状后到了不少地方,接触了不少的人。

从2020年1月 到 2022年1月,整整两年,整个事情终于画下句号。
对于最终的判决+驱逐,新加坡网友是怎么说的呢?

直到现在,我仍然无法理解他们从一开始就决定撒谎。对他们有什么好处?聪明和富有,但在决策上很愚蠢。
然后愚蠢地聘请3名律师,认为他们可以获胜。如果一个美国飞行员在转机时离开几天就被判坐牢,他们凭什么认为自己会被豁免?可能是无良的律师引导的。

还需要让他们吃住5、6个月,浪费钱。还不如对他们进行罚款,然后把他们送回去。

监禁和最高罚款,然后把他们驱逐回中国。不用再见

(图源:DW)

如果他们在中国犯了同样的罪行,惩罚会更严厉,因为中国“清零”政策。
以前每次有新闻出来,本地人都是骂声一片,这次偶尔有这样的声音,
认为这对武汉夫妇,确实被过分关注了

我想知道,如果这对夫妇是回国度假的海外新加坡人,他们是否会得到这么多的新闻报道和关注?还有更多的人在阻断期期间藐视规则和限制,但没有被抓住也没有被报道,避免了这种“公众羞辱”的后果吧?
疫情下 在新加坡犯规的外国人
武汉夫妇只是揭开了新加坡惩罚“犯规犯法外国人”的序幕,后来陆陆续续还有许多人“中招”。

*仅2020年4月~12月期间,新加坡因违反Covid-19安全措施而被 罚款的人数达8600多次,总金额超过250万新币。
相比本地人,外国人犯规、犯法多了一个软肋,就是“准证”或者“永久居民”的身份。

撤销准证和PR身份的操作太多了,比坐牢罚款更常见。
12人离岛聚会 被罚$3000 永久吊销工作准证
2020年底,12名年轻人,除了一名新加坡公民、一名新加坡PR,其他都是外国人。
他们聚集拉扎鲁斯岛(Lazarus Island),郊游、聚餐、拍照,还晒到FB上,仿佛离岛就是法外之地。

结果FB照片被人举报,警察顺藤摸瓜抓到他们。
每人被罚款$3000新币,其中持工作准证的英国公民被永久禁止在新加坡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