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财政预算案不仅仅是一份经济计划,它是对国家未来的一次深思熟虑的投资,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王瑞杰表示,财政预算案中的支持措施旨在帮助新加坡人提升技能和增强就业能力,而非增加他们对政府的依赖。

图源:联合早报
3月11日,由潮州联合总会组织了题为“新加坡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中面临的生存与挑战”的华语论坛,会议由报业控股媒体信托华文媒体集团主编李慧玲女士主持,约160名与会者,包括商界和社区领袖。
01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2024年财政预算案由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于2月16日公布, 预算案中的一个亮点是“技能提升计划”,该计划将在5月为40岁及以上的新加坡人提供4000新元的SkillsFuture技能未来信用额度,用于支付约7000个非全日制和全日制课程的费用,这些课程旨在提高就业能力,产生更好的就业能力成果。

图源:雅虎
副总理兼经济政策统筹部长王瑞杰( DPM Heng)用中文回应了与会者的提问,他说:“我们的许多支持措施鼓励我们的人民提高自己的技能,中国有一句谚语,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反映了预算案的核心理念,即通过教育和培训,赋予新加坡人长远的自给自足能力。“
02 通过AI技能装备劳动力
王瑞杰指出,在美国等国家,正在探索“全民基本收入”的概念,随着自动化越来越多地取代某些经济部门的工人,公民定期收到一定数额的钱。然而在新加坡,政府正在寻找为劳动力配备人工智能 (AI) 技能的方法。
在3月1日关于新加坡政府预算的辩论中,通信和信息部长杨莉明(Josephine Teo)宣布了一项计划,让新加坡的劳动力在未来的人工智能中占据优势,其中包括拨款高达5亿新元来保护先进的计算机芯片,以提供推动私营和公共部门人工智能创新所需的基础设施。

图源:雅虎
王瑞杰说,虽然新加坡是一个小型经济体,但它也很灵活,并且是最早从 Covid-19 大流行中反弹的国家之一,许多新加坡企业已经扩展到海外,包括中国,中国正面临多重挑战,例如与美国的贸易紧张局势、贫富差距扩大以及社会老龄化。它正在寻求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以保持领先地位。
王瑞杰敦促当地企业采取长远的眼光,他说:“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持续增长的,重要的是他们是否决心成长,在使用国家储备时需要谨慎行事。
除了政府为帮助市民应对通胀压力而采取的支持措施外,新加坡人还应该帮助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例如在ComLink计划下租住房屋的14,000个低收入家庭。
03 民族认同应该先于文化认同
“有人问是否可以将GST(商品和服务税)税率提高到10%,而不是9%,以便有更多的收入来帮助有需要的人。”王瑞杰说,“这不是办法,因为我们想建立一个富有同情心的社会,让那些有能力的人帮助弱势群体。“
为此,他敦促一直积极保护其文化的潮州社区将“潮州人,我们中的一员”的概念扩展到“新加坡人,我们中的一员”,并与其他方言群体和种族合作,继续帮助新加坡社区,并建立独特的当地文化。
由于他们也与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互动,但“民族认同应该先于文化认同”,王瑞杰说:“如果一个在新加坡长大的孩子能够拥有多元文化的观点,与不同的国家、种族和宗教互动,他就可以在任何地方生存。”
在长达一小时的炉边谈话结束时王瑞杰被问是否会在2024年举行大选?对此,王瑞杰在观众中进行了非正式民意调查,当被问及大选是否会在2024年举行时,大多数人举起了手。大多数观众也认为,2024年大选对执政党有利,民进党将再次在东海岸GRC选区获胜。
在选举日期,王瑞杰说:“可能是今年或明年,你得问问首相。 “关于他是否仍会参加东海岸GRC的比赛,他的回答是:“由党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