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是新加坡简化安全措施将要实施的日子了。
新加坡政府官员和卫生专家们,早前一直在吹风,表示新加坡这轮疫情已经处于消退中。

图源:南华早报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经历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新加坡单日新增病例首次降到了10000例以下,曙光似乎即将到来。

上一次日增不过万在2月14日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去年10月在一次公开讲话时称新加坡无法选择“清零”的视频,最近在网络上引起疯传。



(视频来源:总理办公室)
曾受外界广泛赞扬和“反对”的新加坡防疫,现在似乎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新增病例终于跌破一万大关
李显龙呼吁民众保持警惕
实际上,日增跌破一万,其实并没有超出很多人心中的预期。
关注新加坡每日疫情的小伙伴,从过去两个星期的病例新增趋势就能看出,除了周二单日猛然的暴涨之外,一周内其余日子的新增病例,一直是逐渐下降中的。

3月第一周新加坡的疫情数据
不过,过去一个月的奥密克戎疫情,确实让新加坡上下提心吊胆了很久。

图源:Todayonline
好在奥密克戎致死性以及重症率都不高。过去28天的新增病例中,99.7%没有症状或只有轻微症状,0.2%需要氧气供给,0.04%住进加护病房,另外0.04%病逝。
也就是说,大部分人都是无症状和轻症患者,不需要入院接受治疗。
在现在疫情正在开始消退的时候,或许能给本地医护人员带来一些喘息的时间。
逐渐好转的疫情,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心情似乎也相当不错。他在脸书上发文,呼吁民众在疫情消退时,依旧要保持足够警惕。

虽然只是短短几句话,他却是表达了希望民众回归正常生活并出行的意愿。
在来临的新加坡学校3月假期中,他呼吁家长们和小孩们积极出门探索和旅游,但要时刻注意保证安全。
李显龙的话引来了不少公众的评论,很多人对现在的新加坡生活充满期待,有人甚至希望新加坡能够进一步解封。

“现在是时候停止所有的(新冠)强制措施和限制了......”
至少看起来,很多人已经受够了出门需要戴口罩的日子。

从2020年到如今,新加坡抗疫走过了两年,其政策也一直被人质疑。
只是,两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似乎新加坡的政策,才是最适合这个城邦国家国情的。
新加坡为什么无法走清零道路?
自从新冠疫情开始在全球扩散蔓延以来,各国针对疫情的处理办法都不尽相同。
新加坡,也一直在尝试着走出一条最符合本国利益的道路。
不过,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新加坡就开始放弃了“清零”。不说“共存”,至少也是在疫情不至于击穿本地医疗系统的同时,有限度地进行开放。

图源:Financial Times
去年10月9日,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的一次公开讲话中,他更是向大家解释了新加坡无法选择“清零”的理由,并呼吁民众准备朝新常态迈进:
也就是说,摒弃最早实施的“清零”政策。



在当时,李显龙认为新冠已经不是大部分人的危险疾病了。即使再度封锁,意义也不是很大。



当时在新加坡社区内广泛传播的德尔塔毒株,已经被证实比现在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要凶猛得多,但是在新加坡高疫苗接种率的支持下,造成的后果已经降至了最低。

图源:ABC
当时,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85%。而现在,这个数值已经高达91%。甚至有70%的符合要求的人口,已经完成了疫苗追加剂的接种。

接种追加剂的人数也在不断上升。对卫生部长王乙康,在脸书贴文,称上个星期有近17000名12至17岁青少年施打了疫苗追加剂,以维持完成接种状态。

图源:王乙康脸书
当然,因为德尔塔毒株的致死性太强,有记忆的小伙伴们,可能能够想起来那段时间的新冠死亡人数经常维持在日增10+人的水平。
而且,当时需要吸氧或者进入加护病房的人数也很多,因此新冠患者对新加坡的医疗资源产生了相当严重的挤兑。
不过,在卫生部完善了居家康复计划以及新加坡的三级医疗程序后,情况就好了很多。

在去年一个多月时间内新加坡新冠死亡人数都在日增10人左右 一方面是疫苗和病毒的变异,让新加坡防疫的选择多了很多,不用靠“清零”来维持社会稳定。
而另一方面,则是新加坡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继续维持边境封锁了......封锁“清零”的成本太高,不切实际。



作为一个外向型经济体,新加坡的经济,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进出口贸易。迟迟无法的开放的边境,让新加坡的经济地位受损。





2020年,新加坡GDP下滑了5.4%,增长率甚至是是建国以来的新低。

当时新加坡的经济一片萧条,并带来了相当严重的失业问题。
2020年,新加坡总就业人数创下20多年来最大降幅,失业率上升到了3.0%,是近10年的高位!
进入2021年,虽然新加坡劳动市场失业情况有所缓解,但空缺职位依旧严重,甚至首次超过失业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