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就是新加坡簡化安全措施將要實施的日子了。
新加坡政府官員和衛生專家們,早前一直在吹風,表示新加坡這輪疫情已經處於消退中。

圖源:南華早報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經歷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新加坡單日新增病例首次降到了10000例以下,曙光似乎即將到來。

上一次日增不過萬在2月14日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去年10月在一次公開講話時稱新加坡無法選擇「清零」的視頻,最近在網絡上引起瘋傳。



(視頻來源:總理辦公室)
曾受外界廣泛讚揚和「反對」的新加坡防疫,現在似乎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新增病例終於跌破一萬大關
李顯龍呼籲民眾保持警惕
實際上,日增跌破一萬,其實並沒有超出很多人心中的預期。
關注新加坡每日疫情的小夥伴,從過去兩個星期的病例新增趨勢就能看出,除了周二單日猛然的暴漲之外,一周內其餘日子的新增病例,一直是逐漸下降中的。

3月第一周新加坡的疫情數據
不過,過去一個月的奧密克戎疫情,確實讓新加坡上下提心弔膽了很久。

圖源:Todayonline
好在奧密克戎致死性以及重症率都不高。過去28天的新增病例中,99.7%沒有症狀或只有輕微症狀,0.2%需要氧氣供給,0.04%住進加護病房,另外0.04%病逝。
也就是說,大部分人都是無症狀和輕症患者,不需要入院接受治療。
在現在疫情正在開始消退的時候,或許能給本地醫護人員帶來一些喘息的時間。
逐漸好轉的疫情,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心情似乎也相當不錯。他在臉書上發文,呼籲民眾在疫情消退時,依舊要保持足夠警惕。

雖然只是短短几句話,他卻是表達了希望民眾回歸正常生活並出行的意願。
在來臨的新加坡學校3月假期中,他呼籲家長們和小孩們積極出門探索和旅遊,但要時刻注意保證安全。
李顯龍的話引來了不少公眾的評論,很多人對現在的新加坡生活充滿期待,有人甚至希望新加坡能夠進一步解封。

「現在是時候停止所有的(新冠)強制措施和限制了......」
至少看起來,很多人已經受夠了出門需要戴口罩的日子。

從2020年到如今,新加坡抗疫走過了兩年,其政策也一直被人質疑。
只是,兩年後再回過頭來看,似乎新加坡的政策,才是最適合這個城邦國家國情的。
新加坡為什麼無法走清零道路?
自從新冠疫情開始在全球擴散蔓延以來,各國針對疫情的處理辦法都不盡相同。
新加坡,也一直在嘗試著走出一條最符合本國利益的道路。
不過,從去年下半年以來,新加坡就開始放棄了「清零」。不說「共存」,至少也是在疫情不至於擊穿本地醫療系統的同時,有限度地進行開放。

圖源:Financial Times
去年10月9日,在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一次公開講話中,他更是向大家解釋了新加坡無法選擇「清零」的理由,並呼籲民眾準備朝新常態邁進:
也就是說,摒棄最早實施的「清零」政策。



在當時,李顯龍認為新冠已經不是大部分人的危險疾病了。即使再度封鎖,意義也不是很大。



當時在新加坡社區內廣泛傳播的德爾塔毒株,已經被證實比現在流行的奧密克戎變異株要兇猛得多,但是在新加坡高疫苗接種率的支持下,造成的後果已經降至了最低。

圖源:ABC
當時,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達到了85%。而現在,這個數值已經高達91%。甚至有70%的符合要求的人口,已經完成了疫苗追加劑的接種。

接種追加劑的人數也在不斷上升。對衛生部長王乙康,在臉書貼文,稱上個星期有近17000名12至17歲青少年施打了疫苗追加劑,以維持完成接種狀態。

圖源:王乙康臉書
當然,因為德爾塔毒株的致死性太強,有記憶的小夥伴們,可能能夠想起來那段時間的新冠死亡人數經常維持在日增10+人的水平。
而且,當時需要吸氧或者進入加護病房的人數也很多,因此新冠患者對新加坡的醫療資源產生了相當嚴重的擠兌。
不過,在衛生部完善了居家康復計劃以及新加坡的三級醫療程序後,情況就好了很多。

在去年一個多月時間內新加坡新冠死亡人數都在日增10人左右 一方面是疫苗和病毒的變異,讓新加坡防疫的選擇多了很多,不用靠「清零」來維持社會穩定。
而另一方面,則是新加坡的經濟狀況,也不允許繼續維持邊境封鎖了......封鎖「清零」的成本太高,不切實際。



作為一個外向型經濟體,新加坡的經濟,很大程度上要依賴進出口貿易。遲遲無法的開放的邊境,讓新加坡的經濟地位受損。





2020年,新加坡GDP下滑了5.4%,增長率甚至是是建國以來的新低。

當時新加坡的經濟一片蕭條,並帶來了相當嚴重的失業問題。
2020年,新加坡總就業人數創下20多年來最大降幅,失業率上升到了3.0%,是近10年的高位!
進入2021年,雖然新加坡勞動市場失業情況有所緩解,但空缺職位依舊嚴重,甚至首次超過失業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