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为了加速增强自己的实力,扩展自己的版图。
他选择了劳动力丰富的印度,并在当地建立了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主要是进行贸易活动,英国将自己的贸易目标锁定为人口庞大且土地辽阔的中国。

但是处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贸易并不是很方便。
所以英国人需要找到一条成本低且边界的道路,而马六甲海峡就称为了英国人眼中的目标。

当时的马六甲海峡正掌握在葡萄牙人的手中,想要拿下并不是容易的事情。
于是在1824年的时候,英国人撕破协议,将新加坡占领成为自己的殖民地。
新加坡的主宰变成了英国人,但是由于当时的中国人主要来自广东、福建等地。
他们来新加坡只是为了改善生活,内心的归属感还是属于中国。

中国华人的祖国认同感让作为殖民者的英国人很是反感,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于是,英国殖民者开始打压和中国有着深厚联系的华人。

重用新加坡人和马来西亚华人,通过这种方式让中国华人认清自己站在谁的地盘上。
同时,也让马来西亚华人充当中国人和英国人之间的沟通者,逐渐引导他们的思维。

在当时,整个东南亚华人的数量是非常庞大的。
他们所建立的商会以及团体对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社会地位也是非常高的 。

随着经济的发展,英国人的政治体系,经济模式以及文化等也在逐渐渗透著马来西亚的制度发展。
他们同华人一起将新加坡建立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国家。
新加坡为了纪念华人对当地发展,还成立了海外华人革命基地,建立了孙中山纪念馆,感谢华人对新加坡发展做出的贡献。

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持续,殖民地国家陆续独立,新加坡也出现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人。
他就是中国广东客家人后代,李光耀。
他的祖辈是前几批下南洋的华人,生活条件并不好,但是他从小就好学,性格坚毅。

不仅接受过纯英式教育,还有中国文学,还有日语,可以说是非常优秀。
他有固定的立场和政治意见,认定新加坡就是新加坡,不是谁的附庸,也不是谁的领地,可以说是长袖善舞。

新加坡属于典型的实用主义国家,因为李光耀会说多种语言,所以会在面对不同国家的人说不同国家的语言。
而且发音很是标准,赢得了不同国家的好感。

他的这种行为让新加坡在国际上也受到了欢迎,来往也更加密切。
可以说新加坡的发展是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支持。

新加坡用自己小小的体积,承载了巨大的经济,可以说新加坡的地理位置让东南亚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它,它的“首都”位置也越发凸显。

新加坡虽然逐渐成为了东南亚的“首都”,但是面对日益强大的中国。
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庞大的国家,又处于东南亚。
它又将如何调整与中国的和关系,这将会是新加坡未来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