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作者与文中提到的酒店、餐厅均无利益关系)
抵达台北的那天晚上,我见到了在美国法学院读书时相熟的台湾同学。从纽约分别,又在台北再次相聚,令我有些许“人生何处不相逢”的感怀;聊起当年学校的人和事,望着眼前熟悉的笑容,又会有穿越的错觉。得知同窗们各自在台北过着幸福的生活,深感慰藉之余,亦能从他们身上窥见台北人不紧不慢、笃定知足的生活态度。
曾几何时,台湾的偶像剧和综艺节目给了年少的我们一个华丽世界的启蒙:以道明寺为代表的富家子弟、台湾名媛、家族企业的小开、天王天后。然而游客眼中的台北是个很接地气的地方。若把纽约比作雍容的贵妇,把上海比作精致的闺秀,台北就像亲切的邻家女孩,鲜活、真实,处处洋溢着贴近生活的烟火气和灵动的存在感。
北投 | 温泉之旅
我并不是个温泉爱好者,上一次泡温泉,还是多年前在东京附近的Hoshinoya度假村。但好友强烈推荐带着娃在北投住两天,我也估摸著娃爸和娃们会喜欢住在山里,于是欣然前往。因最有名的三二行馆(Villa 32)不接待儿童入住或就餐,我们就选了这间风评不错的Grand View Resort Beitou (北投丽禧酒店)。
从士林上阳明山,有一条路可以开到北投,顺带还能去阳明山赏花。然而现实情况是,当日天公不作美,下了一个上午的雨,等我们到阳明山时雨虽已停,路面仍旧湿滑;加上山路险峻,司机又对这带不熟,整个过程好比坐过山车,有点惊心动魄;事后想想还是替自己和家人捏了一把汗。(此行发现台湾的山路奇多,阴雨天频繁,带娃来台湾的家庭需要考虑避免有安全隐患的行程。)
北投的温泉酒店都集中在阳明山脚下,而且大部分走精品酒店的路线。我们入住的酒店从装修到服务细节,无不透著浓郁的日式风情。傍晚时分,服务生会为每个房间送上一壶清香甘甜的梅子酒;小酌一口,微醺。


从繁华喧嚣的台北市中心到北投,不过半小时的车程,却画风突变,好像到了另一片天地——推开窗便是苍翠的山景,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那一刻,耳边只留下鸟语花香,仿若与世隔绝。

从房间能看到酒店旁边的北投文物馆。娃娃们喜欢风景优美的大阳台,跑来跑去玩起了过家家。

第二天清晨起来,先吃一顿丰盛的早餐,元气满满。早餐虽为中式,却以日式定食的方式呈现,酒店的风格可见一斑。


酒店的公共温泉分露天和室内、男客女客,同时接待不住店客人,儿童免进。住店客人还可以选择房间内自带的小汤池,小孩子也可以泡个几分钟。

其实我更喜欢躲在房间里泡温泉,望着窗外的青山绿水,享受这片刻的舒适与宁静。有时也让娃娃们爬进汤里,拥抱一会儿,又是一种美好的亲子体验。

有人说台湾的温泉不及日本的万分之一,我却不敢苟同。其实做为非温泉控,对不同地区的温泉本没有太大的发言权。但这北投的温泉泡过之后,身心突然非常放松,且全身涤荡著一股暖流,出门经冷风一吹也不觉着凉。之前在日本泡过多次温泉,从没有这种神奇的感觉。

(刚泡好温泉、神清气爽的紫藤夫人强势出镜

)
酒店出门步行两分钟,就能到当年软禁过张学良的少帅禅园,现为一家带花园的餐厅,里面有泡脚的温泉。我们当时匆匆路过却没进去参观,算是此行的一个小遗憾。
在北投那两天正值台北春寒料峭之时,关于温泉所留下的记忆却很温暖。最难得的,是那份惬意与清净。
台北 | 逛吃篇
我们这次的台湾之行碰上两个大事件:第一件是我们在台期间听闻李敖逝世。我对李敖本人及其著作了解不多,但窃以为他代表的是台湾的一个时代;大师一离去,曾经的那段岁月便也随之落幕了。
另一件美食届的盛事发生在我们出行前一天:首届台北米其林餐厅名单新鲜出炉。有趣的是,榜单里获星的台湾菜却只有两家,其他的星分布在粤菜、法餐、日料、创意菜等各种菜系,可见台北是个集聚了世界各地美食的吃货天堂。但无奈拖家带口、路途奔波,行前精心准备的餐厅list只亲测了冰山一角。本次错过的好餐厅,只能留作我日后再来台北的原始动力。
古早味台菜 | 代表餐厅:梅子餐厅 (Umeko Restaurant)
每到一个地方,我习惯尽量多品尝当地的美食。这家梅子餐厅便属于地道的台湾菜,被美食博主称为“拐角的古早台味”。餐厅坐落于林森北路路口,乍一看店名,还以为是日式居酒屋。推开大门,餐厅的装修风格复古怀旧,令我想起小时候的海鲜酒楼。侍者热情地招呼我们上二楼,只见大厅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

在座的有很多是日本客人。听说这家餐厅的老板娘七十多岁了,会用流利的日语招呼食客们,服务热情周到。但当天似乎没有看见老板娘本尊,略遗憾。翻开菜单,恨不得把上面的推荐菜全部点一遍。这道红蟳米糕属必点之菜,肉质饱满、蟹黄丰富,蘸着特制甘甜的蟹醋,伴着配料考究的油饭,美味非常。

活烫沙虾,胜在虾肉鲜美,是娃儿们下饭的最爱。

第一次尝试三杯花枝,与三杯鸡同样的做法和佐料,加上花枝本身的口感和鲜味,卖相虽不怎么样,但味道满分。

尝试了台湾卤肉饭和担仔面,上来的都是小而精致的一份,口感符合印象中的水准。

此外,梅子餐厅的乌鱼子切片、白片土鸡、荫汁炒蚵、麻油腰花、梅子酒等都很出名;无奈家人食量太小,只能留待下次尝试。
精致日料 | 代表餐厅:三井料理美术馆 (Mitsui Cuisine)
除了台菜,夫人最推荐台北的台式火锅和日料。这两样受了宝岛历史文化的影响,相当有台湾特色。此行没有机会去亲测大名鼎鼎的祥云龙吟,倒是吃到了这间城中热店:三井料理美术馆。

作为一家日料店,Mitsui的装修风格走另类路线,据说是台湾设计大师陈瑞宪的作品。设计师对灯光、镜面和檀木恰到好处的运用,打造出餐厅的高级感;餐厅正中矗立著一大把芦苇,时尚而不落俗套。
我们点了价位最高的套餐,据说厨师会用当天手头最顶级的新鲜食材来制作这个套餐的佳肴。套餐大概有七八道菜,包括海胆、生鱼片组合、松叶蟹、鲍鱼、牛肉……分量很足却不会过饱,也确实非常新鲜。





我们还给同行的长辈和小孩们点了牛肉涮涮锅和各种寿司。涮涮锅的和牛入口即化,寿司的温度和鲜美也很到位,其中一款鳗鱼手卷寿司深受V宝喜爱,居然连叫了三次,共吃了5、6条,迄今念念不忘。

当天在Mitsui的体验几乎无可挑剔。值得一提的是,在台北吃日料真是太合算了,堪称价廉物美!举个例子:我们全家在Mitsui的晚餐总共才花了200新币出头;而在新加坡米其林一星日料店Shinji by Kanesaka, 一位客人的午饭套餐就要230新币,关键是并不觉得比Mitsui好吃!
当地特色菜 | 代表餐厅:阿义师的大茶壶茶餐厅
如果带娃去台北动物园和猫空缆车,可选择到猫空站午饭。可能是因为那一带盛产茶叶,当地有一种茶叶入餐的特色菜,而大茶壶餐厅就是个中翘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