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离新加坡一峡之隔的经济特区
有马六甲海峡的地利优势
还有比新加坡多的
“一带一路”战略机会
政策扶持,丰富的土地资源
更廉价的劳动力等

不过依斯干达虽然有潜力
发展了10来年左右
并没有对新加坡的经济
造成明显的影响
不过有不少新加坡本土的企业
也开始转向依斯干达
这个经济区也在寻找新的机会
04
海南自贸港
2018年4月
在庆祝海南建省办
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中
宣布了支持海南全岛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
支持海南逐步探索
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海南最终目标是建立自贸港
和新加坡,香港一样
海南自由贸易港若建成
按照海南全岛
3.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来算
将远超1000平方公里左右的
香港自贸港和新加坡港
成为全球最大自由贸易港

05
上海港
从规模上来说,2010年上海港
取代新加坡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当时这两个港的差距还非常小

但到了2015年
新加坡港货柜吞吐量为3092.23万箱
同比下跌了8.7%
上海港货柜吞吐量为3653.7万箱
同比了增长3.55%
双方差距开始不断扩大

但到了2017和2018年
两个港口的货柜吞吐量
都有所增长
其中新加坡港增长更大
虽然不敌上海港
但是差距缩小了一些

不过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
新加坡港和上海港目前的关系
与其说竞争,更多的还是协同合作
有专家分析
除非克拉运河通航
上海再建成深水港
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港
才会失去目前的优势

届时去日、朝、韩的货物
都不会再选择新加坡中转
而会选择上海,这对于新加坡来说
将是巨大的打击
但是我们之前有分析过
克拉运河项目
由于宗教,政治和经济等原因
开挖时间遥遥无期
目前只属于一个设想中概念
已经被炒作了几十年了

上面这些“威胁”
更多的是来自地理方面的分析
新加坡港今日的成功
更多是来自综合的因素
而这些因素不容易被超越

李显龙总理曾回应
克拉运河“威胁论”说道:
“新加坡海港的竞争力不只是地理环境,也在我们的效率、运作能力、成本低廉,所以很多航运公司都用新加坡作为转货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