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经历过青春期,十几岁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和父母有过矛盾甚至争吵,不过闹到离家出走的地步还是比较少的。
在新加坡,青少年离家出走的情况时有发生。
15岁少女不到一年离家出走3次
新加坡警方最近发布了一则寻人启事,寻找15岁华族少女Yap Arisa,她最后一次出现是在5月14日中午12点左右,在榜鹅Edgedale Plains第134座组屋楼下。

图源:新加坡警察部队
少女的妈妈表示,女儿平时很乖很听话,还经常来家里开的餐厅帮忙,后来在校外结识了一群狐朋狗友之后性情大变,开始逃课甚至喝酒,父母一教育她就离家出走,至今为止已经因为女儿离家出走报警3次。
妈妈说,今年就读中二的女儿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厌学情绪,她觉得女儿是被那群朋友带坏的,所以不让她出门。
“去年9月是她第一次离家出走,两三个礼拜之后才回来。后来收到老师的投诉,说她在学校里和别人打架。她爸爸骂她,她就又偷跑出去,在朋友家住了两天。”
妈妈还说,女儿5月10日回家住了3天,结果因为对被禁足在房间不满,偷偷联系朋友把自己从家里接走,之后杳无音讯。

示意图
“我们联系了她的同学和校外的朋友,还是没有找到她。我觉得她应该是住在朋友家里,但是对方帮她隐瞒,不让我们知道。”
妈妈表示,女儿身上没有带钱,他们非常担心她的生活状况。
她一度哽咽地说:我之前跟她说过,待在外面会忍饥挨饿,还是回家吧。虽然她叛逆不听话,但始终是我们的女儿。我们很想她,想让她快点回家。”
有线索的人可以联系警方,让少女和家人能早日团聚。
电话:1800-255-0000 网址:www.police.gov.sg/iWitness
13岁女孩半年内离家出走3次
一年内离家出走3次还不是最夸张的。 慈善组织“Focus on the Family Singapore”表示,最近有一名中一女生,在半年内就离家出走了3次。

事情的起因是这位13岁的少女考试成绩很差,并且和40多岁的母亲发生了争吵。 妈妈因为女儿一直玩手机而感到生气,从争吵升级为歇斯底里的大喊大叫。 那天晚上,妈妈出门去买菜,回到家时,女儿已经不见了。
不良亲子关系是离家出走的导火索
青春期是一个人形成稳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同时充满了矛盾的阶段,孩子跟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在这个阶段变得敏感起来。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够恰当,容易导致亲子关系激化,针锋相对。家长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孩子产生心理问题。

示意图 孩子与父母在家里发生严重冲突,容易萌生离家出走的念头,希望逃离父母的管制,寻找“自由”,类似的事情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离开父母的照顾,离开学校的教育,孩子就容易辨不清是非。结交社会上的不良人士,跟着他们学坏,少女怀孕、吸毒、产生违法犯罪的行为……




> 还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利用,通过非法的手段获取生存的经费,走上犯罪的道路。2024年初不到一个月,新加坡就有3起青少年参与的犯罪案件。



孩子为什么离家出走?
警方表示,大多数父母发现孩子失踪之后,都会选择报警。他们会确认孩子是否真的失踪,包括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最后一次见到Ta的地点。警方会优先考虑弱势失踪人口,比如幼儿,因为他们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
警方还会从监控录像中获取信息,以确定失踪人口的可能行踪,并向媒体发布寻人启事。

图源:The Straits Times
新加坡儿童协会副主任兼青少年服务部主任李女士表示,青少年离家出走的原因包括家庭矛盾和渴望与朋友建立归属感。有些孩子在宵禁过后很晚还没有回家,担心回家后会被责罚,于是选择离家出走。
她补充道:“许多青少年离家出走并不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做可以解决问题。恰恰相反,离家出走是因为他们无法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于是选择了逃避。有时,离家出走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家不再是一个安全的居住地。”
飞跃社区服务中心青年服务主管兼首席社工杨先生表示,孩子在青春期渴望独立自主,摆脱父母的束缚,这是自然而然的生长规律。然而一些家长却错误地认为这是令人担忧的,并试图施加更多的控制和限制。
“这种恶性循环往往会加剧亲子关系的紧张,导致沟通中断,以至于孩子发现离家出走是满足他们自由需求的唯一选择。”
离家出走可能会遇到的危险
Focus on the Family Singapore的专家张先生解释了青少年离家出走所带来的危险。
最显而易见的是身体上的危险,尤其是当他们晚上在街上游荡,无处可去时。
他补充道:“特别是女孩,她们可能真的会面临遭受性侵犯的危险。”

示意图
李女士提到了一个案例,一名14岁的女孩离家出走,并与另外8个人一起待在一间公寓里。他们喝醉了,然后女孩遭到了性侵犯。
2015年,一名男子因为与一名离家出走后认识的13岁女孩发生性关系,被判入狱14年,外加鞭刑14下。
这名当时42岁的男子看到她在联邦地铁站附近徘徊,便提出送她回家。
把女孩带回家后,他和女孩的母亲聊天,了解到女孩经常离家出走。于是他主动提出做女孩的教父,后来又与女孩发生了数次性关系。
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Annabelle Kids首席临床心理学家Annabelle Chow博士说,高质量陪伴孩子是至关重要的。
她说:“高质量陪伴和时间长短没有关系。如果父母一边陪孩子一边玩手机,那和不在孩子身边没有任何区别。”
“相反,如果家长真正对孩子的生活中发生的点点滴滴表现出兴趣,每天进行哪怕15分钟的简短对话,都会大有帮助。这些行为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

示意图
Chow博士还提醒家长,不要用威胁的方式让孩子产生恐惧。
“比如告诉孩子,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心爱的东西就会被没收。当孩子在幼年时期经历这种由恐惧驱动的关系时,他们在进入青春期后就不太可能与父母形成安全的关系。”
她说,当孩子们有自主意识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威胁就越来越无法起作用。如果缺乏安全的关系,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就很难以他们希望的方式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引导。

示意图
新加坡护理角的洛先生表示,如果孩子面临的问题是家庭纷争和缺乏安全感,那么沟通是关键。
他说,家长要时刻牢记,孩子还只是个孩子,作为成年人,可以主动与孩子说话,缓解紧张情绪。
“如果直接沟通有困难,父母可以通过另一位值得信赖的成年人或社会服务机构来调解并与家庭成员进行对话,减轻可能导致孩子离家出走的紧张情绪。”
求助热线
如果你在亲子关系上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拨打以下机构的热线求助:
•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6389-2222 (24小时)
• Samaritans of Singapore: 1800-221-4444 / 1-767 (24小时)
• Singapore Association for Mental Health: 1800-283-7019
• Silver Ribbon Singapore: 6386-1928
• Tinkle Friend: 1800-274-4788
• TOUCHline: 1800-377-2252
• Care Corner: 6353-1180
家是幸福的港湾,是人生的避风港,希望每个家庭都和和睦睦,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