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1月1日起,新加坡将实施新的企业税收政策,在新加坡开展业务或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大型跨国企业,其有效纳税率不得低于15%,此举是为了响应2024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的税制变更,以及政策检讨中提出的相关调整。这一政策的推出,旨在吸引高质量投资,确保税收的公平性,并与国际税务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

图源:FACEBOOK
在10月14日的新加坡国会二读中,新加坡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对跨国企业(最低税)法案(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Minimum Tax) Bill)和所得税(修正)法案(Income Tax (Amendment) Bill)进行了阐述,这两项法案的制定,是为了落实上述税制变更,以及应对第二代防止税基侵蚀和盈利转移计划(BEPS 2.0计划)的要求。
两项补足税确保税款无外流
跨国企业(最低税)法案引入了国内补足税(DTT)和跨国企业补足税(MTT)两种新的税收措施,这些措施适用于全球年营收至少7亿5000万欧元的大型跨国企业。

图源:FACEBOOK
国内补足税针对的是在新加坡运营但有效税率低于15%的企业,它们将被要求补足税款以达到15%的税率。
跨国企业补足税则适用于母公司在新加坡的大型跨国企业,如果其海外实体的有效税率低于15%,则需要在新加坡缴纳额外的税款,以确保整体有效税率达到15%。
英兰妮指出,欧盟、英国、瑞士、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和香港等地区已经实施或计划实施BEPS 2.0计划。为了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新加坡必须采取措施确保能够收取这些税款,防止税款外流。她强调,政府计划将额外收入再投资于提升商业环境,包括提高劳动力技能、培育创新生态系统,以及提供优质的基础设施和连通性。
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计划 鼓励高质量投资
在所得税(修正)法案中,英兰妮还提出了可退还投资税收抵免计划(RIC)。这项计划允许企业在新加坡进行高价值和实质性经济活动的新投资时,利用补贴抵消应缴的公司税;未使用的补贴将在企业满足条件后的四年内以现金形式退还。她表示,这将有助于吸引和鼓励高质量投资,为新加坡人创造优质就业机会,并支持绿色转型。
此外,所得税(修正)法案还引入了装修与翻新计划(R&R Scheme),旨在支持面向客户的中小企业,如餐饮和零售业。根据该计划,符合条件的企业的装修与翻新费用可用于扣税,每三年内最高可扣除30万元。从2025估税年起,该计划的适用范围将扩大至包括设计师和专业人士费用。

图源:FACEBOOK
这些税收政策的调整,不仅体现了新加坡政府对于税收公平性和国际税务标准的承诺,也显示了政府在促进高质量投资和商业环境提升方面的决心。通过这些措施,新加坡旨在保持其作为全球商业和投资中心的吸引力,同时确保税收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公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