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籍,不香了?
这两天,一则视频在网络上疯传,一名已经入籍新加坡几十年的人说,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放弃中国国籍,加入新加坡国籍。

他说,自己想重新加入中国国籍,但是已经没有可能了,言语之中似乎满是懊悔。
为什么? “20年后,我为什么后悔了” 新加坡
这名男子,自称来自福建,目前主业从事展馆设计等工作。
他在个人履历中表示,自己的从业经历相当出彩,有负责过上海世博会新加坡馆、广东馆,雅典奥运会以及北京奥运会的一些展馆工作。
他说,自己这些年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越出国,越爱国”。因为......
①新加坡和中国的薪水差异不大
他说,自己20多年前刚刚从中国来新加坡的时候,薪水从500元(猜测货币单位是人民币)翻了近20倍,来到了1万多。


可是,现在的时代变了。20年后过去,等他重新回过头看自己薪水的时候才发现:
原来现在不论是在中国还是新加坡,他的薪水都大差不差了......




或许,现在的他觉得新加坡的薪水不够高,如果换做现在的他,应该就不会因为薪水再选择背井离乡了。
②中国人无法彻底融入新加坡
收入的问题倒是其次,另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名定居新加坡几十年的博主说,直到现在,他都没能融入新加坡的文化。
即使新加坡是个华人社会,他还是强烈感受到了文化差异。





举例说明,他说自己完全接受不了新加坡人吃饭习惯的AA制。
他说,“你叫我一个福建人去AA,怎么可能?”(有没有懂的小伙伴和椰子解释下,福建人习惯请客吃饭吗?)
另一个让他感到切实感受到“差距”的,是他认为,中国人在新加坡,也是存在着“天花板”的。


他说,自己在新加坡公司做到了项目经理,已经是个中层阶级,但这就是他能达到最高层级了。
他面临的困境是,“哪怕我再努力,也无法融入(新加坡的)主流社会”。


③选择了新加坡籍,就再也回不去了
至于最后一个让他感到后悔的因素,是他失去了重新入籍中国的可能,因为“中国国籍全世界最难拿”。
最后,他给出的建议是,外国人来新加坡学习、工作都是可以的。但加入外国国籍前,则需要慎之又慎。





以上视频截图皆来自视频号@狮城老K-展馆创意家 他的视频一经发布,就引来了网友热议。不少网友为他点赞,并欢迎他随时随地回到中国。


但另有一些网友对此不置可否,认为这名博主的说法有失偏颇,只说了自己认为的不好的一面。


甚至还有网友脑洞大开阴谋论了起来,认为博主的视频有些“不怀好意”。


新加坡没有那么糟糕!
事实上,椰子觉得,这名博主的一些话,其实深思后的确经不起推敲。
他给出的建议,目的是为了提醒更多有移居新加坡想法的人,但他的个例,实际上并不具备普适性。
1)新加坡收入还是很可以的!
新加坡的薪水,远没有这名博主说的这么差。
人均GDP这个数字可能有些失真,但是对比新加坡和中国薪水收入,两者还是有一些区别的。
根据新加坡人力部统计的数据,2023年,新加坡新加坡的月收入中位数为5197新币。在过去10年里,中位收入实际增长了40%以上。
即使扣去了雇主缴交的公积金份额,去年的数字也有4550新币。

来源:MOM
而在一周前,中国国家统计局刚刚公布的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17358元人民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539元人民币(可支配收入和收入统计方法有别,包括经营收入、租金收入、储蓄型保险收入等)。

图源:新华网
当然,新加坡生活成本比中国要高也是事实,但单单就打工人每月拿到的心碎来说,新加坡还是比中国要高出一些的。
至于像博主那样的高收入群体,在两个国家都不会有太多,很难说具备稳定的参考性。
之前,椰子曾做过好几次街头采访,不少中国人都坦言,留在新加坡继续生活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2)中国新移民,不是不能融入本地社会
另外,博主说宣称的,中国人不能进入新加坡主流社会,也有些一面之词。
中国新移民在新加坡创业成功 中国新移民在新加坡各行各业中都获得了成功,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不仅融入了新加坡的主流社会,还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一位中国新移民Shi Xu,就是在新加坡创立了Nanofilm 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并最终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在新加坡交易所成功上市,目前身家已经超过了7亿~

图源:The Edge Singap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