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具吸引的税收优惠
酌定优惠政策
酌情奖励则是由相关政府机构,包括经济发展局(EDB),新加坡国际企业发展局( ESG),新加坡海工和港口管理局(MPA)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 管理及授予的奖励项目。

(图源:网络)
该奖励项目涉及广泛,其中包括制造业,航运,贸易,金融服务业等多种行业,及从事政府重点扶持的经济与科技发展领域的商业活动。
各政府委员会负责管理的酌定优惠政策通常根据协商结果及一系列投资条款和条件确定。主要有以下内容:
1、先锋企业优惠
鼓励公司在新加坡大规模开展理想的制造活动,从而产生有形的经济衍生产品。
2、全球贸易商计划
符合资格的全球现货贸易活动(包括衍生产品)可按照5%、10%或15%的优惠税率缴税。
3、国际或区域总部:发展与开拓优惠
符合资格的总部管理活动和主营业务活动可按照5%、10%或15%的优惠税率缴税。

4、企业科研创新计划
为支持科技研发给予现金补助;
对符合资格的人工成本和技术成本给予补助。
5、金融与财资管理中心优惠
符合资格的金融与财资管理业务活动可按照8%或15%的优惠税率缴税;
向境外支付的符合资格的利息无需缴纳预提所得税。
三大关键企业税种

(图源:网络)
对于打算在海外投资发展的企业而言,税务也是运营成本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正准备进军新加坡市场的企业来说,除了需要了解税收优惠之外,还应关注的三大主要企业税收类别分别是:企业所得税、消费税以及预提税。
1、企业所得税
税率:新加坡企业所得税的标准税率为17%。
*从2025年1月1日起,满足一定条件的大型跨国企业将通过新加坡国内补足税(DTT)或跨国企业补足税(MTT)使有效税率达到15%。
征收范围:
企业获得的以下收入需在新加坡纳税:
1、发生于或来源于新加坡境内的收入;
2、汇回或被视为汇回新加坡的境外所得。
新加坡的应税收入如下:
任何贸易或业务中获得的收益或利润;
投资收入,如股息、利息和租金;
特许权使用费、保险费和地产的任何其他利润;
其它收入。

(图源:网络)
2、消费税
税率:新加坡对大部分在新加坡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进口商品征收消费税。新加坡消费税(GST)现行税率为9%。
征收范围:
公司销售的产品和服务需要加上GST(商品及服务税)的情况需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条件:
供应行为必须在新加坡境内发生;
所提供的供应属于应税范畴;
该供应由具有纳税义务的纳税人提供;
此供应是在纳税人进行正常业务活动的过程中进行的。
3、预提税
税率:根据新加坡法律,付款人向非居民公司或个人 (称为收款人) 支付特定性质 (例如特许权、利息、技术服务费等)的费用时,必须扣留该笔付款的一定比例金额,并将其支付给新加坡国内税务局(IRAS) ,这笔预扣的金额称为“ 预提税 ”。
股息 ——0%
利息——15%
技术服务费——17%
特许权使用费 ——10%
分支机构利润汇出税—— 0%
征收范围:
这种税收机制通常适用于在新加坡境内提供服务或执行工程而获得收入的外国公司或个人。
利息、特许权使用费、技术服务费可在某些情况下如避免双重课税协议的保障下免征预提税或享有减免。
“新加坡+1”战略
助力新加坡成为企业布局东南亚的关键节点

(图源:EDB官网)
“新加坡+1”战略:企业选取新加坡作为海外发展的基石,设立总部或地区总部,并同时在其他地点布局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
该战略能让企业充分享受到新加坡的政治稳定、健全的法治环境和优惠的税收制度,同时也确保了企业能够在当地市场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满足特定区域的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新加坡还推出了东南亚制造联盟(SMA)以更好地帮助企业实现“新加坡+1”战略。加入联盟后,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将为在新加坡实施的,符合条件的研发和创新活动提供最高150万新币的资助,同时还将为联盟内伙伴公司进行一对一协助,提供一系列一站式服务和优惠政策以降低企业前期设立的风险。
目前,该联盟已覆盖印尼,马来西亚和越南的10多个工业园区,其中包括:

其中,新柔廖成长三角区域(包括新加坡、柔佛和廖内群岛)尤为突出,企业可以在柔佛洲设立生产基地,而利用新加坡作为总部、物流中心、研发中心和财务结算中心,以此实现企业的全球化布局和高效运营。

(图源:EDB官网)
东南亚制造的战略优势
一、蓬勃的劳动及消费市场
东南亚总人口接近6.5亿,而且61%的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是居中国及印度之后的第三大劳动力市场,也是世界公认的最具经济活力的区域之一。

(图源:EDB官网)
二、多元化的制造生态

(图源:鸿信国际)
三、衔接全球贸易网络的枢纽
东南亚是世界重要的贸易和物流枢纽,每年有3.4万亿的全球贸易流通在这个区域发生,且东南亚有丰富的自贸协议网络,东盟与中、日、韩、澳、新西兰等签署了6项自贸协议,东盟成员国则与其他国家签署了高达122项自贸协议,东盟多数国家也是RCEP和CPTPP的成员国,RCEP涵盖了占全球30%GDP的经济体,CPTPP则涵盖了全球GDP的13.4%。
哪些企业更适合以“新加坡+1”战略出海?

(图源:网络)
1、寻求国际化发展的企业
对于希望进入国际市场、提升全球竞争力的中国企业而言,新加坡是一个理想的出海起点。
2、制造型企业
借助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的产业布局,企业可以在这里设立生产基地,享受更低的人力成本和税收优惠。
*例如汽车、新能源、电子、家用电器、机械、化工、纺织服装等等。
3、游戏和软件相关企业
东南亚市场广阔,受众与国内相似度高,软件和游戏公司在这里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例如游戏研发、游戏发行与运营、游戏分发等等。
4、贸易和物流相关企业
新加坡港口的优越位置使得它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港口之一,是企业拓展全球贸易的理想选择。
*例如物流行业、仓储服务、运输服务、供应链管理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