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2023年的全球经济展望,新加坡股市率先给出了“谨慎乐观”的答案:兔年伊始,海峡时报指数一度上涨了超过3%。毕竟笼罩在全球股市上空的三大“黑天鹅”危机:冠病疫情、通货膨胀及俄乌战争,都已经看到了隧道尽头的曙光。
在兔年的中国春节联欢晚会上,所有现场观众都没有戴口罩地欢聚一堂。这一镜头与卡达世界杯赛场壮观的“无口罩人浪”异曲同工,都直观地宣示了世界已经正式进入后疫情时代。

随着美国联储局确定放缓加息步伐,区域通胀也接近强弩之末。当前的通胀来自多种负面因素叠加所形成的“完美风暴”。但无论如何,各国政府在使用各项政策工具时,仍然着重于保障民生,致力于经济软着陆。

美元加息作为重要的变量因素,政策的滞后时效性将逐渐显现,最终促成世界经济新的动态平衡。经济发达国家基于安全考量的能源及大宗商品供应链重组,在今年也接近尾声。
以德国为例,在俄乌战争前,德国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在国内市场占比:天然气55%、煤炭50%、石油30%;从2023年起,德国正式宣告不再依赖俄罗斯能源,这三项数据全面归零。
凛冬的乌克兰大地限制了军事人员及装备的机动性,但俄乌两国军队仍然通过远火互轰甚至短兵相接,每天重复著惨烈的生命消逝及人道灾难。当前战争的局势看似混沌不清,但这场延宕一年的战事,在2023年暂停甚至终结却是大概率事件。
俄国决策层计划中“特别军事行动”的速胜,如今已经演变成持久战与消耗战,国力决定了战争资源的极限,当其中一方的资源消耗到变局临界点甚至枯竭点,就是终局之日。

必须看到,以俄罗斯一国之力,军事资源上硬碰以美英为首的整个北约集团,经济资源上根本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提并论,战略层面其实胜负已分。俄军的阵亡人数已经超过13万,国内经济遭到全面制裁;能源输出为主的出口贸易,已经失去传统的欧洲市场,能源价格也已经跌破战前水平。
不得不说,战场内外博弈筹码的减少,必然影响最终的胜败走向。但在狂热的“大俄罗斯主义”的民意氛围下,“成本远远大于回报”的终战结果是当前俄国决策层无法承受之重,唯有强撑著让战争机器继续运转。

🔺 俄罗斯军队战损情况,1年时间,俄军阵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13万+ (数据来源:乌克兰国防部)
僵局将随着春季的到来而打破,乌克兰已经获得由美国及北约援助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及新一代豹式主战坦克,防御及攻击能力大幅度升级;俄罗斯除了频繁更换高层指挥将官,唯一能增加的变量就是再次扩军至150万人。可是,人数优势只能在冷兵器时代发挥作用,现代战争是通过科技战、电子战、资讯战等为决胜密码。

🔺 德国豹2坦克,新一代陆战之王
至于俄罗斯的核威慑底牌,且不提美、英、法的核均势,即使是坚持和平中道立场的中国,也在联合国安理会提出“四个共同”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让我们共同期盼和平早日到来。
文末小投票,来说说你对于结果的选择吧~
作者简介:

感谢作者杨瀚森,微信号:瀚森专栏(WeChat ID:HansonSingapore)授权新加坡眼发表。原文标题为:杨瀚森 | 狮城抗疫:俄乌之战谁胜谁负?你来投票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