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饲养宠物人数增加但兽医相关人手供不应求

示意图(图:iStock)
疫情期间饲养宠物人数增加,国家公园局动物与兽医事务组接到的宠物狗执照申请数量,在三年增加了1万7000起。然而为宠物提供医疗护理的兽医相关人手却供不应求,同期只增加不到30人。
可爱的宠物为人们提供陪伴和快乐,本地申请宠物狗执照的数量在过去三年平均每年增长8%,当中疫情期间增长幅度最多。
不过,相比之下兽医数量平均每年只增长了2.3%,三年里只增加28人。
快乐山兽医诊所集团外勤运营经理朱家庆医生说:“根据新加坡兽医协会的统计,兽医对宠物的比例在新加坡是1对1700只宠物。人类医生和人的比例现在是1对385个人,所以其实我们人手短缺的问题是很严重的,除了兽医,就连兽医护士和支持人员也供不应求。”
集团表示看诊个案年均增长15%,人力短缺除了增加看诊的等待时间,也间接的影响了医疗费用。
“兽医医疗费用的价格在近年的确增加了,兽医服务供不应求,人力成本与运营费用也上涨了不少。医疗用品和药物也越来越贵,所以相关的医疗费用价格也不得不涨,所以平均上涨的幅度大概约10%到20%以上。”
尽管如此,不少人在照顾宠物方面花钱不手软。养过13只狗的黄瑞芳以天然食材自制饲料,并购买宠物营养补充剂,希望从日常饮食照顾好宠物,减低宠物看医生的次数。
自制宠物料理饲主黄瑞芳说:“(原本)很多问题,皮肤很差整个都是白头发,从八年前开始都不用看医生了,不痒,眼睛也不会干。”
受访兽医表示自制或购买饲料各有利弊,最重要的是确保宠物饮食均衡,并依照宠物的个别状况挑选适合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