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做坏事?80岁失智爷爷不煮饭,慈善团体竟送一屋方便面和酱油

2019年08月31日   •   4959次阅读

(侯佩瑜制图)

(潘迎芬面簿)

(潘迎芬面簿)

不是杂货店存货,也不是慈善团体准备要分发粮食,这是从一个弱势群体家中清理出来的“捐赠物品”。

你没看错,是一个人的家而已。很吓人吧?光是目测调味料和快熟面各有上百包,数量多到可以开一间杂货店。

义工组织“让希望活下去”创办人潘迎芬两天前(8月30日)在个人面簿上分享,她和义工团队例常在周末到租赁组屋挨家挨户敲门献爱心时看到的一幕。

她帖文写道:“想像一下,看到80岁阿伯房子里堆满了食物和无数瓶调味品是多么的恐怖。”

就是这样恐怖:阿伯家里的每一个柜台上和柜子里都晒满了调味料和罐头食物,就连挂在窗口上的塑料袋也装着酱油,摆在地上的推车也挤满了快熟面。

(潘迎芬面簿)

(潘迎芬面簿)

潘迎芬接着写道:

“所有这些都是(慈善团体)‘捐赠’给他的,但问题是阿伯不做饭。”

你可能会问为何阿伯不要煮饭?为何不把这些食物送给其他有需要的人?为何不拒绝慈善团体的好意?或者是为何不卖掉赚点钱?

潘迎芬在回答网民的疑问时给了更多关于阿伯的背景。她说,阿伯视力不好,也不能站太久,最糟糕的是阿伯患有失智症,只记得50年前的事情,但不记得自己吃饭了没有。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都明白阿伯的苦衷了吧。

感谢义工组织“让希望活下去”亲自上门了解阿伯需要的帮助,还为他清理了居住环境,否则不知道阿伯的家还要堆上多少快熟面和调味料,也希望有关慈善团体别再给阿伯这些东西了。

此外,潘迎芬通过这个真人真事传达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

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不幸的人的需要。

她在面簿帖文反问大家:“我们在给受益者所需要的东西吗?或者我们在自我安慰做了一件‘好事’?好好想想。给予是一门艺术,需要智慧。请给受益者需要的,而不是我们想要的。”

其实,这不是潘迎芬第一次在面簿上教育大家这个问题。因为像阿伯的例子不止一个,而她希望不会再有第二个。

她在两周前(8月13日)也在面簿上帖文说,如果我们在给予前不先问问别人需要些什么,很容易会好心做坏事。

“就好像是慈善团体直接放在受益者门口的食用油、酱油、快熟面,甚至是罐头食物。(他们不需要),时间久了,这些食物慢慢被堆积起来,有的积满灰尘,有的过期,资源就是这样被浪费的。”

“而且这些快熟面和罐头食品都不是健康的食物选择,尤其是对那些本来就有健康问题的老年人来说。”

潘迎芬说,有老人家告诉他们,最适合他们的应该是超级市场购物券,这样他们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所以,她的义工团队做法是,“当如果我们发现有家庭需要生活用品,我们的义工会带他们到最近的商店,让他们挑选需要的东西。”

非营利组织“希望之光”(Ray of Hope)的经理陈恩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就曾经说过:“一般上大家都会捐白米和美禄等。不过对一些特殊群体如糖尿病人来说,这些食品对身体无益,领取了只会徒增食品垃圾;如果领取了不吃,反而造成浪费,适得其反。”

潘迎芬的话点醒你了吗?

这些来自弱势群体的人连拒绝的权利都没有,就被迫收下这些他们不需要的东西,有些又不懂怎样把这些物品送给更有需要的人,最后囤积在家里;有些丢了又觉得浪费,收起来了又把家里弄得乱七八糟。

既然如此,倒不如花点时间去了解一下他们需要什么东西,投其所好,又不浪费。

有人建议,可以根据这些弱势群体的住址,给予靠近他们住家的超市购物礼券或食阁的充值卡。另外,也可以联络有提供熟食的慈善团体,让不会做饭的有需要人士可以有较营养的食物。

最后,红蚂蚁想利用潘迎芬分享的一个案例,来总结帮助不仅仅是给予,应真正的投入时间和精力,去了解这些不幸的人的需要。

潘迎芬在挨家挨户敲租赁组屋时,发现了一名住在约克山(York Hill)的Syn先生。这位先生很多东西都记不起,只记得每天都要下楼到商店买一份报纸和一瓶橙汁。于是,潘迎芬在杂货店留下了100元,让Syn先生到那边买他所需的用品。她也交代杂货店老板,100元用完了就打电话给她。这样的安排是好的,就是因为这样,有一次老板打电话告诉她有好几天没看到Syn先生。于是,她和义工们就上门查看,发现Syn先生额头有一个大洞,还发高烧。所幸他们及时把Syn先生送去医院,照了X光之后,发现Syn先生的胯骨有裂缝,才会导致他常常申诉痛,即便他们检查过他的手脚都没有流血的痕迹。后来,Syn先生去了疗养院,直到他离世。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