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新加坡教材被全世界所追捧?
家长们都知道新加坡的精英教学很厉害,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
在国际数学和科学评测趋势(TIMSS)测试结果中,新加坡基本上年年排名第一。同样,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中,新加坡学生的数学能力、阅读能力和科学素养三方面更是常年位列前茅。

TIMSS和PISA是国际上非常权威的两个测评学生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比赛,在全球顶尖学生汇聚的比赛中,新加坡却能常年保持榜首的位置。
新加坡学生为什么可以一直保持优秀?这就要提到享誉世界的新加坡教材。
据统计,新加坡数学教材已经风靡全球40多个国家。英国早在4年前,就在全国小学采用新加坡数学教材;美国也早早地引入了新加坡数学,并且在国内大力推广;法国也效仿新加坡,500多所学校引入新加坡数学教材。还有英语学科虽然阅读首选英美,但是在学科学习方面,选择新加坡教材的学校也不少。
01
新加坡教材受到全世界的欢迎,首先是因为新加坡教育在世界上一直处在领先的地位。
从幼儿园到大学,新加坡为学生提供一整套领先世界的教育体系。在2022年IB考试中,新加坡学生的IB平均分高达39.48分,远超全球30.91的平均分,而且考生及格率高达98.8%。

来源:联合早报
同样,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的一项最新教育素质全球排名中,新加坡教育体系名列榜首。
而且,国外顶级名校也非常认可新加坡的教育,像新加坡顶级中学莱佛士书院,每年给牛津和剑桥输送的学生数量比英国本土名校,哈罗和马尔堡都要多。

来源:英国《每日电讯报》
这就让人们对新加坡教学教材的信任度非常高,毕竟能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新加坡的教育质量得到了验证。
02
其次,新加坡的教育中西合璧。在教育模式上,结合了东西方两边的优点。就像数学,既有中式的题海战术,大量的封闭式题目,也有西式的实践探索,启发孩子思考的发散性问题。
而且,新加坡在数学教材上独创的“CPA教学法”,利用“建模思维”,重视孩子的数学思维,提倡从图像到形象再到抽象,层层递进的螺旋式上升的思维模式。
建模是CPA教学法的核心,目的就是将数学中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变得可视化,从而找出问题联系,简化做题难度。
具体地说,CPA教学法分为三步:Concrete(具象化)、Pictorial(形象化)、Abstract(抽象化)。

在具象化阶段,孩子们通过实物去理解数学的概念。
比如,小学生通常会掰着手指头去数数,用糖果、苹果、小鸭子等物品来算加减法。
之后,就进入了新加坡数学的重要阶段,形象化。形象化就是通过图像将问题表述出来,是为向抽象化过渡做准备。
最后的抽象化就是具体的建模。建模将复杂的数学问题抽象为简单的数学图形,让孩子直观地理解各事物之间的联系。这不仅培养符合孩子心理发展规律的数学思维,而且提高孩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加坡CPA教学法注重培养孩子数学思维的建立,注重解题的思路而不是数学公式的套用。

新加坡的孩子从小就接触这种思维模式。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从小就对数学充满了兴趣,并且对数学概念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从而在数学运用上变得更加灵活。只有当孩子自身有很好的数感,逻辑思维及抽象思维时,进入高年级学习,才能真正做到从容。
要知道,数学不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综合的思维模式。计算的问题,可以依靠计算器解决,但逻辑思维、分类归纳、空间想像和统计,才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东西。
总而言之,新加坡的教材并不推崇死记硬背,它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而这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新加坡来读书。
新加坡国立大学夏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