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新加坡教材被全世界所追捧?
家長們都知道新加坡的精英教學很厲害,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
在國際數學和科學評測趨勢(TIMSS)測試結果中,新加坡基本上年年排名第一。同樣,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中,新加坡學生的數學能力、閱讀能力和科學素養三方面更是常年位列前茅。

TIMSS和PISA是國際上非常權威的兩個測評學生數學和科學能力的比賽,在全球頂尖學生匯聚的比賽中,新加坡卻能常年保持榜首的位置。
新加坡學生為什麼可以一直保持優秀?這就要提到享譽世界的新加坡教材。
據統計,新加坡數學教材已經風靡全球40多個國家。英國早在4年前,就在全國小學採用新加坡數學教材;美國也早早地引入了新加坡數學,並且在國內大力推廣;法國也效仿新加坡,500多所學校引入新加坡數學教材。還有英語學科雖然閱讀首選英美,但是在學科學習方面,選擇新加坡教材的學校也不少。
01
新加坡教材受到全世界的歡迎,首先是因為新加坡教育在世界上一直處在領先的地位。
從幼兒園到大學,新加坡為學生提供一整套領先世界的教育體系。在2022年IB考試中,新加坡學生的IB平均分高達39.48分,遠超全球30.91的平均分,而且考生及格率高達98.8%。

來源:聯合早報
同樣,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表的一項最新教育素質全球排名中,新加坡教育體系名列榜首。
而且,國外頂級名校也非常認可新加坡的教育,像新加坡頂級中學萊佛士書院,每年給牛津和劍橋輸送的學生數量比英國本土名校,哈羅和馬爾堡都要多。

來源:英國《每日電訊報》
這就讓人們對新加坡教學教材的信任度非常高,畢竟能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新加坡的教育質量得到了驗證。
02
其次,新加坡的教育中西合璧。在教育模式上,結合了東西方兩邊的優點。就像數學,既有中式的題海戰術,大量的封閉式題目,也有西式的實踐探索,啟發孩子思考的發散性問題。
而且,新加坡在數學教材上獨創的「CPA教學法」,利用「建模思維」,重視孩子的數學思維,提倡從圖像到形象再到抽象,層層遞進的螺旋式上升的思維模式。
建模是CPA教學法的核心,目的就是將數學中的問題變得更加直觀,變得可視化,從而找出問題聯繫,簡化做題難度。
具體地說,CPA教學法分為三步:Concrete(具象化)、Pictorial(形象化)、Abstract(抽象化)。

在具象化階段,孩子們通過實物去理解數學的概念。
比如,小學生通常會掰著手指頭去數數,用糖果、蘋果、小鴨子等物品來算加減法。
之後,就進入了新加坡數學的重要階段,形象化。形象化就是通過圖像將問題表述出來,是為向抽象化過渡做準備。
最後的抽象化就是具體的建模。建模將複雜的數學問題抽象為簡單的數學圖形,讓孩子直觀地理解各事物之間的聯繫。這不僅培養符合孩子心理發展規律的數學思維,而且提高孩子用數學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新加坡CPA教學法注重培養孩子數學思維的建立,注重解題的思路而不是數學公式的套用。

新加坡的孩子從小就接觸這種思維模式。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下,學生們從小就對數學充滿了興趣,並且對數學概念有著更深層次的理解,從而在數學運用上變得更加靈活。只有當孩子自身有很好的數感,邏輯思維及抽象思維時,進入高年級學習,才能真正做到從容。
要知道,數學不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綜合的思維模式。計算的問題,可以依靠計算器解決,但邏輯思維、分類歸納、空間想像和統計,才是學生最應該掌握的東西。
總而言之,新加坡的教材並不推崇死記硬背,它著重培養學生的思維模式。而這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家長把孩子送到新加坡來讀書。
新加坡國立大學夏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