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亏大了?新规禁止三年内卖车,买不起车的人却捡了大便宜

2025年03月04日   •   9918次阅读

对于不少去过新加坡的朋友而言,这个城市国家的交通设施建设堪称一绝。国土面积仅 728 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从规划伊始,便精打细算地布局每一寸交通路线。漫步新加坡街头,你会发现,私家车的身影远没有国内那般常见,昂贵的 “拥车证” 如同一道高门槛,让众多 “爱车族” 望而却步。在这里,开车上下班的,大概率是家底殷实的 “隐形富豪”。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在新加坡出行不便。相反,其公共交通系统发达得如同精密的神经网络,编织起整座城市的活力脉络。然而,近期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针对网约车公司的一项新规,却如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让网约车企业直呼 “亏大了”,买不起车的民众却悄然捡了便宜。这其中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且随我一探究竟。

新加坡的 “交通困局”:国土狭小下的无奈抉择

在中国,随着新能源车产业蓬勃发展,汽车消费市场日益亲民。手头稍有余钱的消费者,花个八九万人民币全款购入一辆新能源座驾并非难事,即便预算吃紧,选择 5 年免息分期购车方案的也大有人在。

可这一幕,对于新加坡民众来说,却像是另一个世界的 “福利”,只能远远观望、心生羡慕。在新加坡,买车对于中等收入群体而言,几乎等同于倾尽家财的豪赌,即便是高收入阶层,面对购车款时,往往也得掂量掂量车贷的压力。

为何经济发达、人均收入领先的新加坡,民众买车会如此艰难?这一切,皆源于其特殊的国情。

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仅 728 平方公里,其中道路面积占比更是捉襟见肘,仅约 90 平方公里。想象一下,在如此有限的空间里,若放任私家车数量自由增长,道路拥堵必将成为一场 “噩梦”。再者,高密度的人口分布使得交通事故的风险系数飙升,一旦发生意外,后果不堪设想。

于是,新加坡政府在城市规划蓝图上,早早地将天平倾向了住房、绿化与商业设施建设。翻阅 2030 年总规划,新增住宅用地的占比是交通用地的两倍有余,扩建道路显然不在优先考虑之列。有限的道路资源,决定了新加坡必须从源头上控制车辆保有量,“拥车难” 也就成了新加坡人生活的常态。

“拥车证” 之殇:购车路上的 “拦路虎”

在新加坡,“拥车难” 的症结,归根结底在于那贵得离谱的 “拥车证”。它宛如一把神秘而又苛刻的钥匙,掌控着人们购车的 “命运之门”。

先看价格,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在中国能全款拿下一辆新能源车的八九万人民币,在新加坡,可能连 “拥车证” 的 “零头” 都不够。一辆普通家用车,车价或许仅几万新币,但与之匹配的 “拥车证” 价格,动辄数万,甚至十几万新币,轻松超越车价本身。对于中等收入者而言,光是这 “拥车证” 的费用,就足以让他们的购车计划搁置许久,心疼不已。

不仅如此,“拥车证” 的数量还宛如 “紧箍咒”,被政府牢牢把控。为了将道路上的车辆总数控制在合理范围,每月发放的 “拥车证” 数量极为有限,众人只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这稀缺资源。而且,它还有个 10 年的使用期限,一旦到期,若想继续畅行无阻,就得重新投身竞拍战场,再掏一笔不菲的费用。如此循环往复,使得在新加坡拥车,不仅是购车时的 “一掷千金”,更是后续养车过程中的 “持续烧钱”,成为许多人难以企及的奢望。

公共交通 “撑起半边天”与网约车新规的 “双面效应”

尽管买车难如登天,但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却为民众出行稳稳地 “撑起了半边天”。

地铁宛如城市地下的 “动脉”,线路纵横交错,站点布局广泛且精准,准点率极高,如同严守时间纪律的卫士,高峰时段班次密集,乘客无需漫长等待。地面上,公交车则如同毛细血管,填补地铁覆盖不到的 “空白”,将乘客精准送达家门口。出租车与网约车也随时待命,为出行提供便捷选择。

然而,网约车行业近期却暴露出运力不稳的 “顽疾”。部分网约车公司为追求短期利益最大化,频繁更换运营车辆,如同候鸟迁徙般不定,这不仅导致市场运力如风中残烛般飘摇不定,还使得乘客打车难度陡增,费用也随之波动。

为了拨乱反正,新加坡陆路交通管理局果断出手,祭出一记 “重磅新规”:严禁网约车公司在车辆投入运营后的三年内将其出售。

从企业角度看,短期内这无疑是一记 “重拳”,让习惯了灵活资产运作的网约车公司叫苦不迭。原本通过频繁买卖车辆赚取差价、优化成本的算盘落空,还得额外承担车辆长期运维成本。

但对于广大民众而言,却是实打实的利好。运力稳定了,打车不再是一场 “运气博弈”,无需在街头望眼欲穿等待车辆;费用也趋于平稳,不必担忧因公司换车策略而被 “割韭菜”。那些原本因买不起车、又惧怕打车贵且难的市民,如今终于能安心依赖网约车出行,仿若捡到了 “大便宜”。

网约车公司虽在当下喊 “亏”,但长远来看,新规将重塑新加坡网约车市场生态,促使行业回归提供优质服务的正轨,为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各位看官,您日常出行偏爱哪种方式呢?是自驾享受自由,还是搭乘公共交通悠然自得?

555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每月生活费13000新币!新加坡火到发烫,中产们,这你受得了么?
2025年05月05日   •   8379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446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
24万富豪集体涌入新加坡!他们为何对狮城情有独钟?
2025年04月30日   •   3078次阅读
震惊!这个没有资源的"小红点"凭什么成功?副总理王瑞杰首次公开6大治国狠招
2025年05月01日   •   2907次阅读
💰 Netflix新加坡再次调涨订阅费!新加坡人每月要在这7个流媒体平台花多少钱?🔎
2025年05月03日   •   2907次阅读
王乙康部长:许多民主国家寸步难行,新加坡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2025年05月03日   •   2736次阅读
南大vs国大硕士就业大揭秘:高薪背后竟然靠它?
2025年04月30日   •   2223次阅读
新币兑人民币汇率5.63!创14年新高!换汇千万要警惕
2025年05月06日   •   2052次阅读
本地人很多都不知道!新加坡这8个鲜为人知地方,禁止进入!
2025年05月06日   •   1881次阅读
新加坡人过关新方式!手机一扫,轻松通关去马来西亚!
2025年05月06日   •   171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