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因为什么事?
买车。
最近,新加坡前外交部长杨荣文怒怼西方的关于“中国产能过剩论”:
“看看中国的工厂,看看电动汽车,看看欧洲人有多害怕,还指责中国产能过剩。”
“我想说,你们怎么能够指责中国‘产能过剩’呢?你们放纵自己,不愿认真工作,却指责别人认真工作。如果一个家庭如此放任他们自己和孩子,这是会产生恶果的。”

没错,中国的电车制造已经遥遥领先,正在触碰欧美的奶酪。椰子也在深圳体验了一把小米SU7,无论从颜值还是性能,都可以叫板保时捷,不亏是保时米本米。
电车制造牛逼了,抢占全球市场了,就叫产能过剩??那苹果手机,特斯拉,星巴克,微软算什么?产能刚好? 比如,2023年全年,特斯拉全球范围内共计生产电动车约184.6万辆。

图源:Yahoo
且不说产能问题,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经所向披靡。
中国新能源汽车有多牛?
今年3月,小米SU7横空出世,成为今年中国第一款现象级车型。

仅仅用时27分钟,小米就接到了50000台车辆的订购订单。洗刷了电车市场订购记录!
就在几天前,还有一家俄罗斯企业大手笔,一口气采购了40辆小米SU7!

和小米SU7有一样待遇的,是华为的问界M9。
虽然售价间为不便宜的46.98万-56.98万人民币,但这款汽车截至到今年5月11日,上市总计136天后,累计大定突破8万台,成为中国50万人民币以上最畅销车型。

问界M9内饰,图源:见水印
中国电动汽车在疯狂扩张,目前的领头羊比亚迪也不甘示弱,日前抛出了王炸,给整个汽车行业投下了一枚超震撼弹!
5月28日,比亚迪正式发布了世界最先进的第五代DM技术。
一同发布上市的还有搭载第五代DM技术的秦L DM-i、海豹06 DM-i车型。

图源:OFWeek
口号喊得响,那这款新技术到底有多牛?
两款新车的综合续航里程均超2300公里,甚至最高达到2500公里!这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在特定场景下,从广州可以跑到北京,上海出发可以轻松抵达成都。
对于新加坡网友来说不够直观?要知道,新加坡主岛海岸线总长只有228公里!
在满电满油的情况下,驾驶这辆车,可以绕行新加坡十圈!
而这款新车,还是白菜价,起售价9.98万元人民币(约1.9万新币)!
写到这里,椰子陷入了深思,我是不是应该回国了?这个价格和新加坡完全没关系。
在中国,豪车纷纷降价潮
豪车鼻祖彻底坐不住了!纷纷降价...
比如原价近60万人民币起步的保时Macan,现在最低已仅需40万人民币出头的价格,就能开回家。

再比如,奔驰B级最高降6.96万,全国最低仅20.02万!

对了,另外,宝马只卖17万了。

上至BBA,下至普通日韩系的合资车,哪怕是隔岸观火的豪车家族们,现在都已然站在了十字路口,往前一步是降价,往后一步是库存。
是的,在新加坡的你们,看看就得了。中国汽车越来越便宜,我们越想回国,新加坡汽车简直无法看。
在新加坡,买车有多难?
在中国车圈这一波降价潮下,吐血的绝对是新加坡车主们。
当头一棒,先来个拥车证让你们清醒一下。在全世界拥车成本最高的新加坡,“全球最贵铁皮”——拥车证,新加坡的买车梦都是遥不可及的。
最新一次的拥车证报价,最便宜一档的拥车证也要9万新币!

图源:motorist.sg
也就是说,你可以用在新加坡买拥车证的钱,在中国买一辆保时捷Macan了!还有的找哦~(微笑脸)

对比中国,在新加坡买得起BBA的人,绝对是凤毛麟角。
一辆奥迪A6,中国卖40多万人民币,新加坡要30多万新币,也就是150多万人民币:

中国的奥迪A6,40万人民币起 ⬆️

新加坡的奥迪A6,30万新币起,也就是150多万人民币 ⬆️ 价格相差近4倍。
一辆宝马5系,中国要43万人民币。而新加坡34万新币,也就是186万人民币:

中国的宝马5系,43万人民币起 ⬆️

新加坡的宝马5系,34万新币起,也就是186多万人民币 ⬆️ 价格相差4倍多。
一辆奔驰B级,中国要20多万人民币。而新加坡也是24万新币,也就是135万人民币。

中国的奔驰B级,26万人民币起 ⬆️

新加坡的奔驰B级,24.5万新币起,也就是135万人民币 ⬆️ 以上截图图源:汽车之家&sgcarmart
新加坡有考虑引进中国的新能源车吗?
中国电车快来拯救新加坡
为了及早争得先机,中国车企已经开始加速在新加坡布局。
今年3月,《海峡时报》报道,中国电车新势力小鹏汽车即将在下半年进入新加坡,成为继比亚迪、上汽名爵、吉利极氪,以及吉利和沃尔沃联合持有的极星汽车后,第五个进入新加坡的中国电动车品牌。

来源:海峡时报
另一方面,比亚迪在新加坡的销量也顺风顺水。
今年2月,比亚迪在新加坡一共卖出了424辆汽车(包括燃油车+新能源车),占市场份额17.6%!
等于说,每5位购车者中,就有近1人是买了比亚迪!

电动车领域的最大竞争者特斯拉,整月也只不过卖出了33辆车,还不到比亚迪的的十二分之一......
这并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在销量上碾压特斯拉了。去年首5个月,比亚迪也是新加坡最畅销的电动车品牌!

来源:早报
①新加坡买电车并不便宜
新加坡拥车证有多贵大家都知道了,而在新加坡,电动车也是要拿到拥车证后才能购买的!(被列为CAT A)

图源:早报
②新加坡的充电桩太少了
如果不考虑插混汽车,只考虑纯电车的话,新加坡目前并没有合适的土壤,来支持那么多电车的充电需求。
目前,新加坡大部分住宅区内的充电桩,都只有零星几个而已,全岛都只有3600多个。且安装在有地住宅内的充电桩不享有津贴,只有功率小于23000瓦的充电桩才能获得50%的津贴......

新加坡住宅区很多充电桩都是租车公司的,图源:路透社
③新加坡电费贵
在中国,根据电力价格不同,一般每度电在0.5-1元人民币左右,按照电动车平均充电量来计算,大概需要花费3-6元人民币。
但因为新加坡电力需要依靠进口,因此电费并不便宜,一度电要0.2989新币(约1.61人民币)。
因此,在新加坡充电的花销实际上会比中国贵50%左右。这也可能导致新加坡拥车人对电车兴趣缺缺。

图源:36氪
新加坡最近的多项宣布都旨在大力推动电动车,以达到2040年全面淘汰内燃式引擎车的目标。(也就是说之后不能再买燃油车了!)
新加坡的电动汽车行业,是个充满机遇的朝阳行业。就看中国的这些经过一轮又一轮厮杀存活下来的车企们,什么时候过来了。
届时,或许在新加坡低价拥车,就不再是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