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龙:印太经济框架为贸易课题“保温”,良机到才能有更显著进展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表示,印太经济框架(IPEF)在贸易方面的进展是为了“让游戏继续下去”,为未来取得更显著的进展创造机会。他在结束旧金山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30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访问时表示,贸易问题一直是困扰各国的难题,尤其在美国。然而,他对IPEF的成果感到满意,强调该框架为探讨包括气候变化、数码经济和供应链安全在内的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了平台。
李总理解释称:“贸易在美国本就是一个难题,尤其在目前的政治环境下。IPEF的运动是为了能够在这个环境中继续谈论贸易和其他议题,虽然不真正采取市场敏感的措施,因为在这种政治环境下通过是很难的。”
李总理回顾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历史,指出美国由于政治考虑未能加入,最终导致TPP变为没有美国参与的《跨太平洋伙伴全面进展协定》(CPTPP)。他表示对美国的困难有理解,但同时也期待美国在未来能够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尽管IPEF的贸易支柱未能达成实质协议,但李总理对其他支柱取得的进展表示乐观。清洁经济和公平经济的协议基本完成谈判,其中清洁经济关注绿色课题,而公平经济致力于反腐败。李总理强调新加坡对清洁经济的兴趣,尤其对氢能源的潜力感兴趣,因为这是一种进口可再生能源到新加坡的方式。
在谈到公平经济支柱时,李总理表示,更多的国家能同意维护廉洁、杜绝腐败的运营规则,将有助于新加坡企业在这些国家运营,因为他们一直遵守高标准,越是规则严格的地方,他们就能在更公平的竞争环境中运营。
APEC首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30年前在西雅图举办,当时的焦点是经济一体化、自由贸易和亚太自贸区。李总理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氛围发生了变化,国家对国家安全和韧性的关注超越了纯粹的经济效益。他强调,尽管战略紧张局势升级,但即使是竞争对手之间也存在合作的领域,如气候变化、数码经济和供应链安全。
总体而言,李总理对今年的APEC会议表示满意,认为这一次的做法使与会国能够在实践中获得一些实际成果,并在未来迈出更多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