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的刚刚深切体会到
海外汇款越来越难
今天,就有 更加重磅 的消息
朋友圈换钱时代要终结了
非法进行外汇交易
并获利超过10万人民币
将追究刑事责任

要知道很多新加坡华人
为了高汇率或者方便

都有在朋友圈等
私下渠道换钱的习惯
“新币-人民币换钱群”

因为,不用去牛车水兑换商排队
也不用去银行填表格
也不用花时间等钱到账
一手交钱一手换钱
又快又方便

微信朋友圈等
私人换汇就这样
成为了许多新加坡华人
换汇的首选渠道了!

大家以后千万注意
只是图个方面
却不知可能是在“犯罪”的
边缘游走!

一起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大年初五,一条消息
席卷了海外华人圈
最高检和最高法负责人的讲话
把很多海外华人震蒙了
非法进行外汇交易
并获利超过10万人民币
将按照非法经营罪
追究刑事责任

这才让人们意识到
微信等私人换汇渠道
还有这么大的风险......
私下换钱
事件频发,被坑被骗甚至犯法!
私下换钱风险高
大家千万别轻易尝试
在深扒规定之前
先看看相关事件!
1
华人女生换钱被抓!
私下换钱也要面对
牢狱之灾?
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图源:中国新闻网
留学生小L在英国一所大学读研
前年9月入学后加入
一个私人换汇微信群
群友大多有人民币换英镑需求
汇率比银行利率低
而且没有手续费
小L觉得这很方便

图源:网络
前年11月,她有个同学求她帮忙
进行私下换汇:
与不同的人接头领取现金
自认为不是太大的事
小L一连帮过几次
多的时候能领到几万英镑现金
拿到钱就往不同账户汇款

结果,小L有一次
从接头人手里拿到现金时
直接被警方拷到警察局
她当时也是一脸懵波
小L因为“洗黑钱”被起诉
她在狱中发现
还有几个中国留学生
因为类似原因被抓

她这才回过味儿来
私下换汇涉嫌违法
可能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
小L决定认罪
最终因涉嫌洗黑钱被判缓刑
被罚做义工
让人深思的是:
其实小L自己
并未收到任何“好处”
而且她属于“不知情”状态
但是依然触犯了法律

看来,对于私下非法换汇
早有相关规定
那现在呢?再次发出警告
是表明严格杜绝
私人乱换汇现象的决心!
进行严查严打!
人民币-新币
朋友圈私下换钱可能判刑
那么问题来了
什么是变相买卖外汇?
情节严重的界限是什么?

针对这两个问题
最高法和最高检的负责人
做出了详细的说明!
非法买卖外汇认定标准
新华社在2月9日(上周六)下午的报道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明确规定实施倒买倒卖外汇或者变相买卖外汇等非法买卖外汇行为,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图源:新华社
Q
什么是倒买倒卖外汇?
A
是指不法分子在国内外汇黑市进行低买高卖,从中赚取汇率差价。此类钱庄俗称为“换汇黄牛”。
最常见的就是在各地
中国银行营业网点门前
倒买倒卖外汇的“黄牛党“
留学生提醒家长格外注意!

Q
什么是变相买卖外汇?
A
是指在形式上进行的不是人民币和外汇之间的直接买卖,而采取以外汇偿还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偿还外汇、以外汇和人民币互换实现货币价值转换的行为。
最常见形式:资金跨国(境)兑付是一种典型的变相买卖外汇行为。跨国(境)兑付型地下钱庄,不法分子与境外人员、企业、机构相勾结,或利用开立在境外的银行账户,协助他人进行跨境汇款、转移资金活动。 这类地下钱庄又被称为跨国(境)兑付型地下钱庄,即资金在境内外实行单向循环,没有发生物理流动,通常以对账的形式来实现“两地平衡”。 现在多数地下钱庄的主要业务是资金跨国(境)兑付,导致巨额资本外流,社会危害性巨大,属重点打击对象。

这一方面
和我们息息相关!
举个例子
对于在新加坡的华人来说
你找别人换钱
给了那个人1万新币
对方把等值的人民币
通过支付宝、微信
银行卡转账
等办法将人民币
汇入指定的国内收款账户

这已经属于典型的
“变相买卖外汇”
后果可能是什么?
任何人通过非法外汇交易总额达到500万人民币,或者非法获利超过10万人民币,将被定性为刑事犯罪,罪名是非法经营罪。

具体的入刑标准如下:
量刑标准
据解释,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严重”:
(一)非法经营数额在五百万元以上的;
(二)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或者非法买卖外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非法经营行为“情节特别严重”:
1、非法经营数额在二千五百万元以上的;
2、违法所得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看到这里很多椰友
可能觉得换汇500万人民币
(约100万新币)
还有获利10万人民币
(约2万新币)数额很大
跟自己没关系

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
就是此条法规中的限额
从来就不是指一次性的换汇
而是累加性质
前前后后,只要倒卖或者获利
达到标准的数额
就要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椰友们, 各种“方便换汇群”
现在可以退了
朋友圈再看见这种信息
也可以忽略了
因为就算不会违法
也极有可能被骗!!!
在新加坡,私人换钱风险大!
大家千万别掉以轻心!
在新加坡相关案件
可谓是频频发生!!!
1
中国女在新加坡
骗4000多万新币!
之前在新加坡闹得沸沸扬扬的
“李霞去哪了”事件
可谓是轰动了全岛
椰子到现在还记忆犹新

图源:联合早报
李霞是一个中国人
据说是新加坡永久居民
帮很多中国同胞汇款回国
到账快,汇率高
吸引了很多人找她汇钱

事件发生时市面上的汇率是4.6
她给出了5.12的高汇率
自然有一众人找她汇钱
这换的越多省的越多
很多找她换钱的人
那都是10万新币的大数额

结果,疑似她拿了钱之后
就玩失踪完全失联
涉案金额更是高达
4000万新元,约2亿人民币!
很多人表示她逃回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