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萝,在新加坡它却被叫做黄梨。为什么同样的水果会有不同的名字呢?
有的说是源自福州方言,有的说是因为广东方言中的“王梨”,而“王”与“黄”在方言中是同音字。而在闽南方言中,黄梨被称为“王梨”,发音为“onglai”。而黄梨的果肉颜色黄,所以也有人认为是因为果肉的颜色而取名。
它的果皮形似菠萝蜜,而顶端的叶子又像凤凰的尾巴,因此也被称为凤梨。
黄梨原产于南美洲,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在15世纪晚期发现了黄梨,并将其带到了西班牙。从17世纪开始,黄梨的种植就在全球范围内逐渐普及。

新加坡对于黄梨的种植可以追溯到1637年,而到了19世纪,黄梨已经成为了新加坡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中,林义顺是新加坡黄梨种植业的著名先驱人物,他在当地开发了大片的黄梨种植园,并因此被誉为“黄梨大王”。如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义顺区(Yishun)是对他贡献的一种纪念。
在福建话中,因为“王”与“旺”谐音,“梨”与“来”同音,寓意著兴旺发达。因此,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或祭祀活动中,黄梨(旺来)通常都是不可或缺的。
黄梨不仅是一种水果,更是承载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无论怎么称呼它,都将带来美味和好运!
新加坡华语数据库丨来源
pexels丨图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