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遇家庭巨变却不损报答社会雄志 工教院生获颁李光耀模范生奖

郭缙琪获颁今年的李光耀模范生奖。(图:魏凤琴)

遭逢家庭巨变 工教院学生14岁起学业打工两头忙仍不忘回馈社会 获颁李光耀模范生奖
今年有419名工艺教育学院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创新和课外活动方面表现优异,获颁学生成就奖,其中50人获得李光耀奖。
今年有50人分别获得李光耀模范生奖、李光耀课外活动优异奖和李光耀科技奖。
其中一名得奖者是19岁的郭缙琪。缙琪来自单亲家庭,自小跟着父亲,为了减轻父亲的负担,他从14岁起就兼职赚零用钱。16岁那年,父亲投资失败被迫卖掉组屋,父子俩搬到租来的房间。不久后父亲因为肝衰竭到国外接受治疗,把他独自留在新加坡。
尽管遭逢变故,但乐观好强的缙琪勇敢面对现实。
“我这个人很讨厌放弃。如果我有想要做的事情我一定放尽全力,一定做好它。如果真的做不好我肯定会责怪自己。所以虽然那一、两年压力很大,我也没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过我有我朋友的鼓励。而且当时我爸爸生病,割了半个肝。他那时在中国,我一个人在新加坡,所以我肯定放弃不了,因为我一旦放弃,我们这个家就垮了。所以我就觉得我不可以放弃,我一定要做好。”
过去几年,缙琪平日上课,周末和学校假期则全天打工,间中还抽出时间做义工、筹办学校的慈善活动、指导在课业上需要帮助的同学等。他凭借优异的品德、杰出的领导能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获颁今年的李光耀模范生奖。
缙琪目前修读酒店与餐馆管理工读专业文凭课程,之后想要继续深造,目标是到海外修读财经管理,回国后到酒店或餐饮店累积工作经验,然后创业。
“创业的话我是想要做跟服务行业有关的,我希望能给未来的服务行业带来一些创新。不过,因为我爸爸是做小贩的,我从小跟着他,所以对餐饮也有一点兴趣。而且餐饮也是在hospitality的范围。所以酒店和餐饮我都有可能在未来有创业的计划。”

余芝萱是李光耀课外活动优异奖的得主之一。(图:受访者提供)
20岁的余芝萱则是李光耀课外活动优异奖的得主之一。芝萱中学时数理成绩不好,但申请工教院时却被分配到电子机械与机器人课程,令原本想念商业管理的她觉得沮丧,但后来发现工教院提供的全面和多元教育选择,让她有机会参与各种活动,还初尝创业梦,领导学校创业俱乐部搞起了蜂蜡蜡烛生意,不仅生意成功,还赢得了学校的多个奖项。
“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能够学习到创业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因为这对我的未来是很重要的,在工作的时候需要用到很多领导能力,不是每个人可以好好地领导。”
芝萱也积极参加义工活动,回馈社会。
“因为我中学的时候没有机会接触义工活动。来到工教院,学校给我们机会出去做义工,我觉得就是要回馈社会,所以我就参加,也加入了执行委员会。我们主要关注老人和残障人士。我们每个月会去民众俱乐部给老人家庆祝生日和主办活动、陪他们聊天之类的。”
芝萱目前在义安理工学院修读艺术行销策划与管理专业文凭课程,日后希望上大学,毕业后创业开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