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游览湿地 射靶场自然公园正式开放

射靶场自然公园(Rifle Range Nature Park)昨天(12日)正式开放,民众除了可以游览一个由废弃矿湖转变而成的湿地,还能攀上一个31米高的瞭望台,俯瞰整座公园。
这个位于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Bukit Timah Nature Reserve)以南的公园占地66公顷、步道总长7公里,是中央自然步道网络(Central Nature Park Network)的一部分。
国家公园局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区发展管理部统筹处长黄文义表示,这个公园的开辟将有助于分散前来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量。
“这里不仅能为动物提供一个新的栖息地,也为公众提供了新的休闲场所,让自然保护区有‘喘气’的机会。”

由在1998年被废弃的新成矿场转变而成的湿地动物栖息地。(图:邓沁怡)

访客能攀上一个31米高的瞭望台,俯瞰整座公园。(图:公园局、邓沁怡)
在开辟这个公园之前,国家公园局展开了长达九个月的研究,目的在于记录和保育该区的动植物。
另外,位于射靶场自然公园中央的射靶场路(Rifle Range Road)也采用了车行道动物检测系统(Roadway Animal Detection System),这也是本地第二个采用这个系统的道路。
设有保护动物装置
该系统利用摄像镜头捕捉动物的踪迹,一旦发现动物在马路上出现,指示牌就会亮起闪光灯,提醒开车人士放慢车速,避免撞上动物,沿路还加建方便鼯猴(colugo)和其他动物安全穿行的长杆和空中索桥。

方便动物穿行的长杆和空中索桥、鼯猴。(图:公园局、TODAY/Nuria Ling)
公园内还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元素;当局在园内安装每年能产生 57 兆瓦时电力的太阳能板,比公园所需的电力还要高,也让这里成为本地首个净正能量(net positive energy)的自然公园。此外,园内还设有能收集雨水来浇灌苗圃植物的集雨装置。

太阳能板(图:公园局)

集雨装置(图:邓沁怡)
而公园的亮点之一,是由在1998年被废弃的新成矿场转变而成的湿地动物栖息地。在这里,访客可以登上31米高的瞭望台,鸟瞰整座公园。湿地里也设有一个隐秘、外形像鸟巢的观鸟处,方便访客在不打扰鸟儿的情况下观鸟。

观鸟处(图:邓沁怡)
射靶场自然公园衔接美世界地铁站和铁道走廊,方便公众前往参观。
新加坡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de Fund For Nature)每个月也会在射靶场自然公园进行免费导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