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士司机加入急救行列 盼更多人对民防有所贡献

50岁的洪子坪在三年前成为“流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on-Wheels)计划的一分子。(图:受访者提供)
当出现警报的时候,更多人更快地做出回应,那个伤者或者病患就有更好的机会能够生存下来。
洪子坪
50岁的洪子坪是SMRT旗下跨越德士的一名司机,三年前成为“流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on-Wheels)计划的一分子。
当发生突发性心脏骤停事件时,参与计划的司机若在患者所在位置的1.5公里范围内,司机就会通过民防部队的myResponder手机应用收到通知,紧急前往施救。
他告诉《8视界新闻网》,加入计划后,除了让他重温学生时代和服兵役时所学习过的急救知识,也让他学会如何使用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简称AED)。

(示意图)自动体外心脏除颤器。(图:iStock)
两年前初次救人
至今,洪子坪共接获四次通知,2021年2月,他就在救护人员抵达前,首个到场为一名心脏骤停的男子进行心肺复苏术。这也是他首次将急救知识学以致用。
当时,他人在淡滨尼一带,接获通知后,在短短的两、三分钟路程中,他只想着到场后应该做些什么。得益于平日休息时,他都会拿出手机来观看急救步骤,这些事对他而言可说是熟稔于心。
“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这真的是第一次,你不能说第一次就把东西搞砸了。”
洪子坪记得,当他到组屋楼下时,那名男子已倒卧在地,身子蜷缩,肤色也渐渐变暗淡,没有血色,看起来有些危险。他在确保一切标准作业程序做好后,就开始了长达两分钟的心肺复苏术,直到救护人员抵达现场接手为止。
“当他们(救护人员)用AED把他救醒,救护人员就告诉我说,我们这种应对就是最好的,因为我们提早的那两分钟,就是给他多一次生存的机会。”
他很庆幸自己首次实际上手急救,就把人救醒,这令他倍感欣慰之余,也更有信心。
洪子坪也希望鼓励更多人,包括同行们加入自己的行列,成为一名急救员,对民防做出贡献。
“虽然对我们来说时间是金钱,在马路上奔跑其实也不容易。像我这样已经50岁了,看到父亲、一个一个朋友去世了,我就想到说,其实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金钱之外,还有很多东西是能关注的。能救人、能帮人,我们能做的就尽量做,就最好了。”

茂丰农场创办人兼主席林宜谦。(图:受访者提供)
农场业者疫中携手 安抚民心
50岁的茂丰农场创办人兼主席林宜谦则在今年的全面防卫日视频现身说法,分享本地农场业者如何协助应对粮食供应短缺。
他告诉记者,疫情刚开始时,本地居民听说马来西亚的蔬菜无法进入我国,很多人都前往超市买菜,几乎清空货架。
“那个时候我们好几个新加坡的农场都合力起来,把我们还没有种到很好的菜,小小的菜都收成了,然后把它(提)供给超市,让架子还有一些菜,来安定我们的民(心)。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心理防卫。”
在林宜谦看来,全面防卫就是要在能力范围内,尽其所能付出贡献。“在国家有需要的时候,我们可以挺身而出,我们能做到的,可以多做一点,我们有的,可以分(享)多一点,我们可以帮忙的,就帮忙多一点。那大家守望相助的时候,应该是更有这种全面防卫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