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材料和劳动力的高成本推动中国建筑成本去年上涨了12%,是亚洲市场增长最快的,预计今年还会上涨8%。根据建筑咨询公司Turner&Townsend周一(6月26日)发布的《2023年国际建筑市场调查》,新加坡在亚洲建筑成本最高的10个城市中排名第四,平均每平方米成本为3037美元(约4100新元)。东京是亚洲建造成本最高的城市,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为4567美元。大阪和香港分别以每平方米4497美元和4292美元的平均成本排名第二和第三。
特纳-唐纳森总共整理和分析了89个全球市场的数据,涵盖了先进位造业、住宅和商业办公楼的14个建筑项目。就全球而言,纽约是建造成本最高的城市,平均每平方米成本为5451美元。旧金山紧随其后,平均成本为每平方米5200美元。这是世界上仅有的两个平均建筑成本超过5000美元的城市。
新加坡继续面对高人力和材料成本挑战

报告指出,预计新加坡今年将继续面临高昂的劳动力和材料成本,以及技能挑战。然而,在公共住房、跨岛和句容地区地铁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商业开发项目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崛起的推动下,我国的建筑业仍然强劲。特纳-唐纳森亚洲公司数据和研究总监林佩诗在报告中表示:“亚洲建筑业在疫情期间保持了韧性。”。所有亚洲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强劲建设正在吸引大量投资和增长。“林女士指出,尽管香港、日本、新加坡和韩国等成熟市场的建筑成本很高,但这些市场对建筑的需求仍然很高。在建筑成本和通货膨胀压力不断增加的经济环境下,建筑商必须共同努力,通过数字化提高效率和生产力,采用她说,创新技术的注入和价值链的上行。
除了新加坡,东京和大阪的建筑成本通胀率也很高,去年达到9%,今年可能放缓至7.5%。大阪将于2025年举办世博会,这将推动日本建筑业的强劲发展。与此同时,在大型交通项目和数据中心、强劲的制造业增长和日益活跃的开发商的推动下,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和菲律宾在内的亚洲几个新兴市场的建筑业蓬勃发展。
欧洲建筑业平均通胀率为12.7%

报告称,建筑成本应该已经过了峰值,但仍可能居高不下。去年全球建筑业平均通货膨胀率为9.5%。受乌克兰危机和对俄罗斯实施政治制裁的影响,欧洲建筑业的通货膨胀严重,平均通货膨胀率为12.7%。展望未来,报告指出,预计下半年建筑活动将放缓,主要是因为全球利率仍然很高,而且没有那么快下调。另一方面,全球公司正将可持续性作为首要任务,这有助于建筑业在可持续性方面推动创新和建设供应链能力。
*部分段落或图片转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