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科学局:低捐血量情况料将持续 当中O型血供不应求

本地血库告急。最新数据显示,过去一周的捐血量只有324个单位,比一般的350个单位少。卫生科学局指出,目前适逢学校假期,低捐血量的情况预计将会持续,当中O型血更是供不应求。
红十字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天的血库存量中,A+和O+型血存量都处于低水平。卫生科学局回复新传媒新闻询问时表示,长周末和学校假期期间,由于更多国人出国,因此捐血量一般会减少20%。加上如果国人前往一些存在病毒传播风险高的国家和地区,将造成一些人无法符合捐血条件
拥有超过十年捐血经验的汤咏恩认为,捐血宣传应该做得更多。
“我朋友当中,很少人会定期捐血。当然会有一些海报在社区等,不过引起的眼球还不够,可以做得更好。”
汤咏恩说,她平均一年会捐血三次,但有些因出国行程或是当时的身体状况而做出调整。她也说,女人在安排捐血行程时,经期也是主要考量。
由于需求量大,O型血最容易出现波动。目前当局已无法满足医院的使用需求,每日捐血量远远少过使用量。这个问题在长周末时更加严重。当局估计,这个趋势将在6月学校假期期间持续,因此呼吁捐血者出国前捐血。通用血型O型血,可在紧急情况下被任何血型的患者使用。
针对血红蛋白较低的捐血者,需要等待28天才能进行下一次捐血,而不是过去的14天。等待时间取决于血红蛋白水平。
卫生科学局表示,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捐血者,大部分无法在较短的等待期内,达到所需的血红蛋白水平,因此才把等候时间延长到28天。
34岁的龚婉莉曾因血红蛋白较低而被拒捐血。“我想,哎呀麻烦了,不要去捐血了。只是等到我朋友叫我一起跟他捐血,我就想,好啦,再试多一次吧。如果血红蛋白比较少,你还是给身体准备好会比较好。”
龚婉莉说,自己在19岁时开始捐血,当时因为朋友邀约而前去捐血,到现在还是保持捐血的习惯。
鹰阁医院血液科专科医生黄竞兴则指出:“如果我们有吃铁质方面去补充的话,每个星期大概我们的红血数值会上0.8到1。四个星期大概是足够时间,来给我们从贫血上升到一个我们能够捐血的水平。四个星期里面你吃一些补铁的,四个星期后你再回来就没有问题,变成他们(低血红蛋白者)有一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