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加坡如何看病?英文不好怎么办?一文解决问题~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人定居新加坡,刚移居过来的人对新加坡的生活环境比较不适应,平时有个感冒发烧,头疼脑热是在所难免的。
那么生病了应该怎么办呢……?

“身体不舒服要马上上医院吗?”
“听说新加坡看病很贵,是真的吗?”
其实在新加坡生活,如果有足够的知识讯息,会变得相对轻松便利。

新加坡就医流程
如果生病了在新加坡就医流程是什么样的?
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比如感冒发烧,头疼脑热的,这样的小问题可以去附近的诊所就医,新加坡的诊所遍布全岛,一种是综合诊所(Polyclinics,通常排队的人比较多)。
另一种是私人医生式诊所(GP Clinics,速度快便捷)。严重的情况,或者诊所无法诊断或治好的再去医院专科。
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就医:

新加坡的医疗发达,有不少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医术精湛,让病人少受罪,及时得到治疗。
我们收集了各科医生名单(会讲华语的医生),如有需要咨询,可以联系SG公益小助手。

就医经历分享
接下来我们分享几位朋友的就医经历。
张女士 28岁 /Citizen 就医经历自述:
我在一次晚饭时,不小心鱼头骨扎到喉咙,疼痛难忍,于是尝试各种方法去取,鱼刺却越掉越深。
无奈跑到附近的诊所,由于鱼刺掉的太深,无法取出,医生建议去医院检查。于是我又冲到离家近的盛港医院急诊室。

示意图
医生安排做了X光,却看不见有鱼刺,后来又去做CT,结果是:鱼刺掉得太深,需要仪器夹出来,但因为是半夜,需要等到隔天主治医生来做,于是先安排了住院。
因为无法吞咽喝水,只能打了点滴,侧身斜躺着,熬到隔天早上九点多开始打麻药动手术......
醒来后,长长的一根鱼刺终于被取出来了,瞬间感觉呼吸都顺畅了。

示意图
医院账单寄来的时候吓了我一跳: 拔根鱼刺的费用$4000多新币,损失我吃400多条鱼?
还好后来由医疗保险报销了。
注:紧急情况,就近诊所就医,如无法治好再转去医院。

王先生 42岁(新Citizen)就医经历自述:
2020年由于工作原因,我回中国就职。在一次公司体检时,发现我的脑部有异样,进一步检查诊断为疑似脑胶质瘤。
最后在北京天坛医院接受了手术和放化疗,采样化验结果显示大部分为良性,少许是恶性,最终被定级为脑部恶性肿瘤,当时我和家人都非常震惊!
手术和住院期间的所有医疗费用也是让我们吃惊,花了¥几十万,还好有保险报销了,让我不用为钱担心。

示意图
出院后又面临着另一个难题:我在家休养的这几年时间,属于无薪状态,基本没什么收入。但做为家里的主要经济支柱又正是家庭责任重的时候,上有老下有小。家里的日常开销,孩子的学费,房贷怎么办?
当时我想起在新加坡还买过重疾险,于是联系了我的保险经纪。沟通后得知我不需要回到新加坡,发诊断报告给他,经过2个月左右的时间,理赔出27万新币,钱直接就进了我的新加坡银行户头。当时得知得到理赔时是挺感动的,不止是雪中送炭,更多是心灵上的慰藉。
注:严重不紧急,选好医生和医院,安排手术住院治疗。



赵女士 61岁 (长期准证 )就医自述
赵女士来新加坡帮儿子照看小孩,有一天总感觉右手不太听使唤,拿东西不太利索。心想可能昨天去超市买大米时,提的太重扭伤了。知道新加坡看医生很贵,应该是小问题,扛一下,休养一段时间就好了。
过了几天感觉越来越严重,甚至吃饭连筷子都捏不住了。这才告诉儿子带他去医院检查,检查过后确诊是脑中风。就马上办理了入院治疗。包括治疗和前后门诊大约花费 $15万新币,(由于没有给老人配置保险,费用全部是自理的)
注:严重紧急,需及时发现到医院就诊
王女士 42岁 病症:血管瘤
王女士腋下血管瘤,后预约手术,前后花费大约10余万新币,其中先由公司团体险报销5万新币,由于公司险赔偿额度已达上限,剩余5万由个人医疗险报销。
注:严重不紧急,选医院医生,安排手术


以上是一些朋友在新加坡的真实的就医经历。
大家如果想了解更多就医问题,可以文末扫码SG公益小助手。
免费公益活动
免费的公益活动:
如,健康讲座,教育讲座,舞蹈课,插花,手工等公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