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江龙一起创作剧本是一件很享受又极其劳累的差事,因为今天已经敲定好的分场,明天可能就被他自己推翻,就因为昨天散会后,他一个晚上重复思考后觉得不满意,今天就全部丢弃,重新再来。有时候剧本都已经写出来了,也会被全部推翻,重新再写。这就是他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是最好的自我要求。好,还要更好!不断打破给自己设下的局限,所以江龙创作的戏特别引人入胜。

电视剧《红头巾》特辑。
好戏连连
江龙在1986年初接手梁立人的棒子后,戏剧组不断有佳作涌现,例如1986年的《红头巾》《芝麻绿豆》《天涯同命鸟》;1987年的《五脚基》《调色板》 《戏班》《奇缘》; 1988年的《空军》 《边缘少年》《迷离夜》《舞榭歌台》; 1989 年的《早安老师》《浮沉》;1990年 的《壮志豪情》 、1991年的《铁狱雷霆》《金色珊顿道》以及《三面夏娃》等等。

江龙策划的电视剧《空军》海报。
在两位香港主将的领导下,戏剧组从1983年1月的每周一个小时节目,增加到每周五晚双线播映,也就是6点45分和9点30分有两部连续剧播映,另加半个小时的“环境剧”,周六则有不定期播映的“电视电影”,周日则有情境喜剧《敢敢做个开心人》;使到萤光幕上的人生百态变化无常,内容非常丰富。
在梁立人和江龙的时代,新广也开办了第五期到第十期的“演员训练班”,以及“三开演员训练班”,还有“业余演员训练班”,培育出数以百计的新血。同时也开办了“助导训练班”及共五届的“编剧训练班”,并且举办了多届的《才华横溢出新秀》,发掘了郑惠玉、陈丽贞、刘琦、周初明、陈秀丽、黄嫊方、郑秀珍、李铭顺等新秀。

电视剧《咖啡乌》男女主角:向云与林明哲。
新加坡电视剧国际瞩目
如果说梁立人带领新加坡广播局的华语电视剧起飞,那江龙则是让新加坡电视剧走向国际,享誉全球。
进入90年代,新广的电视剧受到大陆观众的追捧,在中国播映后非常火红,接着打入亚洲各地的电视领空,买入新广电视剧的地区和国家就有香港、台湾、日本、泰国、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录像带版权甚至销售到澳洲、加拿大、美国、南非等地,所到之处都深获好评。
无可否认,新加坡的电视剧在90年代曾经叱咤风云,制作水准领先许多国家, 不逊于港台制作,这些荣誉都得归功于当年新广主帅郑东发先生的慧眼及魄力, 还有来自香港的梁立人、江龙等功臣的无私奉献。当然,本地同事的配合和努力也是不容忽视,像第一部打破收视百万记录的电视剧《咖啡乌》的监制蔡萱,他的努力和功绩更是有目共睹。新广电视剧当年气势如虹,全靠香港人才及本地同事全面配合,才得以百花齐放,佳作连连。

苏春兴
作者简介:
苏春兴1980年开始创作及编写广播剧、电视剧, 是新加坡电视台第一位全职编剧。1999年离开电视圈转投珠宝行业,并到曼谷经商。编写过的剧本包括《雾锁南洋》《红头巾》《咖啡乌》《怒海萍踪》《亚答籽》和《早安老师》等。
《回望加利谷山》是第一本详细记录新加坡广播电视发展史的重要中文书籍,是50多位曾在加利谷山新传媒(MediaCorp)中文节目组的台前幕后人员撰写的集体记忆,图文并茂地讲述了80年来发生在加利谷山(Caldecott Hill)的重大事件和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本书50个篇章分为八辑:统帅、先驱、广播、新闻与时事、综艺节目、华语戏剧、幕后大军、熠熠星光,时间跨度从1942年日本占领新加坡时期一直到2016年新传媒搬迁到纬壹科技城。真实地记录了一批热爱广播电视事业的台前幕后人员,如何在摸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零开始不断追求卓越;如何为观众制作更好更精彩的广播和电视节目所付出的汗水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