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推出节能津贴计划后,新加坡企业发展局广邀供应商就电灯、冰箱、炉灶、热水器和烘衣机这五大类的节能设备提供更多资料,以便当局确定参与计划的中小企业可使用的电器品牌和型号。与此同时,新加坡企业发展局7月8日发出信息征询书 (Request For Information,简称RFI),供应商须提供的资料包括电器品牌、型号、建议零售价、规格、技术说明书等。征询工作到7月29日截止,有意提供资料的供应商可到企业发展局网站了解详情。

政府发放节能津贴,旨在提高能源效率
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黄循财在今年6月推出总值15亿新币的援助配套时,宣布政府会协助本地食品服务、食品制造和零售领域的中小企业,采用更多节能设备。并在采购节能设备时,为受能源价格高涨冲击的企业提供高达70%的津贴,顶限为3万新币。节能津贴将从今年9月1日开始接受企业的申请,截止至2023年3月底。此津贴也可辅助其他旨在提高能源效率行动的开展,如国家环境局的能源效率基金 (Energy Efficiency Fund) 以及建设局的绿色建筑津贴计划 (Green Mark Incentive Scheme) 等。新加坡贸工部长颜金勇在书面答复淡滨尼集选区议员朱倍庆的国会询问时表示, “当局没有对申请企业的数量定下目标,但希望高达70%的津贴可鼓励更多企业开始使用节能设备,并落实长期财务和环境可持续方案。”

智能电网管理系统的启用,新加坡港口能源效率可提高2.5%
为进一步响应提高能源效率的计划开展,新加坡港口也将采用智能平台。通过机器实时预测港口的能源需求,来协助长期规划港口活动,以及减少整体能源成本和碳足迹。新加坡本地首个能源储存系统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在巴西班让码头投入运作,以提高港口能源使用效率。新加坡能源市场管理局和新加坡港务集团斥资800万新币合作推进港口能源运用模式的转型,其包括展开智能电网管理系统项目,利用储能系统和太阳能电板等元素应对港口的能源需求。这个项目将使港口能源效率提高2.5%,并且每年减少多达1000吨二氧化碳当量 (tCO2e) 的碳足迹,相当于每年从公路上减少300辆汽车。

新加坡能源局和港务集团发布联合发文表示,港口业务使用的起重机和原动机等设备能源消耗大,而港口活动是动态的,因此一天的能源需求也会出现波动。为此,港口将采用科技方案企业远景智能 (Envision Digital) 的EnOS (TM) 平台,实时预测港口的能源需求,来减少整体能源成本和碳足迹。能源储存系统在内的智能电网管理系统将于明年投入运作,未来能为大士港口的能源管理和优化提供参考。预计未来,2040年后完成的大士港口,会是全球最大的全自动化港口。
随着新加坡电动化的推进,未来10年的电力需求将增加,采用创新科技应对需求,例如智能能源管理系统和储能系统,有助优化本地能源供应和电网能力。新加坡政府也充分考虑到企业在面对节能减排过程中所会面对的困难,通过节能津贴的发放提高能源效率,为企业解决购买新高能设备资金紧缺的顾虑。
